17
更新于2023-03-13 16:26:41 IP歸屬地:浙江
14114
閱讀
0
回復
《瞬息全宇宙》講了一個平常的故事——一個華裔中年女性,與自己的孩子、丈夫、父親和自己生活和解的故事,但卻用了一個腦洞大開的方式——如果每一次選擇都創(chuàng)造一個全新的宇宙,當我們具備了穿越這些宇宙的能力時,是否還會留在當前的生活里呢?

今年奧斯卡最大贏家,《瞬息全宇宙》:人生、選擇與和解
這部影片,就像是把一些舊式的玻璃彈珠放進萬花筒里,或者是把一些倫理箴言寫在花花綠綠的便簽上,一股腦塞進紙禮花,在天花亂墜的視覺沖擊和腦洞大開之下,讓人對那些耳熟能詳的古老話題產生陌生感,并帶著這份陌生感,重新探索那些話題和審視自己的人生。

遺憾,如果?

一個好的故事,往往都是從一個有趣的假設開始,因為真實的人生,經不起假設,所以人們更喜歡帶有假設的故事,可以幫人們實現那些擦肩而過的夢想。

人們越是喜歡如果的故事,就越表達著對現實的遺憾,像一首歌里面唱到,“倘若那天,把該說的話好好說,該體諒的不執(zhí)著,如果那天我,不受情緒挑撥,你會怎么做。那么多如果,可能如果我,可惜沒如果,只剩下結果。”

今年奧斯卡最大贏家,《瞬息全宇宙》:人生、選擇與和解
可惜人生不是一個可以隨時倒帶的放映機,做過就是做過,但錯過也就是錯過。每個人都懂得這個道理,但每每身處困境的時候,都會心有不甘的問一句,如果當時沒有那樣,也許現在也不會這樣。雖然大多數時候,人們把如果都當作對未來做出的一種假設,但觸動人心的如果,反倒都是對之前的懊悔和遺憾。

今年奧斯卡最大贏家,《瞬息全宇宙》:人生、選擇與和解
《一代宗師》里,宮二淡淡地說:“我在最好的時候碰到你,是我的運氣,可惜我沒時間了,想想,說人生無悔,都是賭氣的話,人生若無悔,那該多無趣啊。葉先生,說句真心話,我心里有過你。我把這話告訴你也沒什么,喜歡人不犯法,可我也只能到喜歡為止了,這些話我沒對誰說過,今晚見了你,不知道為什么就都說出來了,就讓你我的恩怨像盤棋一樣保留在那,你多保重。”

而在《瞬息全宇宙》中,把這個“遺憾-如果”的梗玩到了最大值——如果人生當中的每一個選擇都創(chuàng)造出一個全新的宇宙的話,那么你會留在現在的宇宙里,還是去尋找那個讓你心怡的選擇結果呢?

選擇,自由?

如果只存在一個宇宙,也就是我們當前所共存的這個的話,那么就會經常聽到這樣的話——這個結果不可避免,這就是命。這種說法背后的潛臺詞,世界是一種牛頓-原子式的世界觀的結果。因果關系仿佛是桌面上的一個個小球,一旦最初那個滾動起來,就會一個撞擊一個,運動傳遞下去,有因有果,所謂的選擇,不過是一種假象,世界就是一臺因果機器而已。

今年奧斯卡最大贏家,《瞬息全宇宙》:人生、選擇與和解
抱有這樣生活圖景的人生是灰暗的,因為他們的選擇都是被迫的,而且無論做什么似乎對結果也不會有任何影響,世界這臺機械大鐘,精準且無情。但如果人們有多元宇宙的假設,就說明他們對自己所做的每一個選擇都還抱有一絲希望,哪怕都是所謂壞的選擇,人們也愿意相信,這些選擇不都是迫不得已的,有一部分應該是發(fā)自內心的。

這也引出了一個更加古老的,從康德、黑格爾到以賽亞·柏林都在不斷探索的問題——選擇是蒙蔽人的假象,還是能彰顯自由的真諦。

今年奧斯卡最大贏家,《瞬息全宇宙》:人生、選擇與和解
為什么自由這個問題這么重要?因為它關涉每一個有思考能力的人在生活中所做的每一個決定,究竟是發(fā)自內心,還是僅作為一個提線木偶表現著因果的剛性。說白了,就是一個人的存在,是否具有一種內在的價值,或者說人生是否有意義。

這個問題不論是否真的有答案,都不影響每一代人為了從自然手中將命運的控制權奪回來的努力,即便是做一個假設,我們也仍舊要相信自由的存在,否則所有人為生活所付出的努力都將成為泡影,就連寫下這段文字和被人閱讀也變成了無關個人選擇的命定事件。

今年奧斯卡最大贏家,《瞬息全宇宙》:人生、選擇與和解
說到自由,就不得不提以賽亞·柏林所提出的兩個自由的概念:消極自由和積極自由。柏林認為,消極自由是把自由當作缺乏限制或者說強制的缺席,也就是說不被干涉的那種狀態(tài),因此限制越少,越是自由。

而積極自由,則是把自由等同于具體的行動上的自由,比如依照道德原則行動(康德式的道德自由觀),遵從神圣的命令(宗教自由觀),或者實現真正的自我。這種自由似乎是一種不自由中的自由,是與限制和強迫相容的,就好像盧梭的那句話“強迫某人自由”一樣。

今年奧斯卡最大贏家,《瞬息全宇宙》:人生、選擇與和解
簡單的來說,消極的自由就是有權利不做、免于做什么的自由;而積極的自由是有權利去做、依照什么去做的自由。前者更多的是對外界、對環(huán)境、對他者的一種要求,即社會或他人不能限制我做什么;而后者更多是對人內心、行為和觀念的要求,即我自己應該如何去做。

顯而易見的是,如果要直面選擇,要求人的,必然是一種積極的自由。即便是每一次選擇都會創(chuàng)造出一個多元宇宙的分身,前提終究是要去做出那個選擇,而不是逃避。

反思,和解

站在自由面前,人又會陷入到一個自我懷疑的漩渦,我做的這個決定對么?好么?對得起自己和他人么?這又回到了《瞬息全宇宙》中的那個狀況,我現在所處的情境就是我以前所有選擇的結果,如果當時做了一個更好的決定,今天會不會就不一樣呢?

如果糾結在這個漩渦當中,人就會在自由前面畏手畏腳,進而無法做出任何堅定的選擇來印證那個自由,對于此種狀況,黑格爾關于自由的三個階段倒是可以給現代人以充分的啟示。

今年奧斯卡最大贏家,《瞬息全宇宙》:人生、選擇與和解
黑格爾認為在進入世界之后,一個自由的人必須具有自我察覺的能力,即從所有具體的處境當中抽離出去并且離開處境察覺到自身的能力;他必須有能力從任何行動的過程中后退出來,以反思不同的選擇及其后果。如果人沒有這種力量,那他就不會是自由的,因為他對于自己的動力沒有任何感覺,他也沒有力量對于應該做出的行為進行理性的評估。

而在反思之后,一個自由的人必須在一個特定的處境中做出一個特定的選擇,并且行動。如果沒有選擇和行動,一個人就不可能是自由的;為了選擇和行動,他必須選擇特定的東西,做某些特定的事情。

最后,一個人在讓自己和所有選擇保持距離,并且對之進行反思后,讓自己投身到某個選擇之中時,還要進行自由的最關鍵的一步,即把自己等同于做出的那個選擇。換句話說,必須接受一個處境作為值得他付出努力并全身投入的。

今年奧斯卡最大贏家,《瞬息全宇宙》:人生、選擇與和解
也就是說,一個積極的自由要通過反思進而到行動,最后還要跟這個選擇和解,將其認定為自身的一部分接受它。這種具有限制的自由選擇,讓人接受生命中的某一處境,而非在所有承諾之間漂浮不定,也讓人認可自己是自由的,只因為他選擇當前的處境作為反思和深思熟慮的結果。

所以說,自由,必須在世界上變成現實,而不可能通過從世界上逃離而獲得。必須在我們和世界之間達成和解,限制我們自己,讓我們自己投身到生活的某些特定處境之中。

黑格爾認為實現這種自由的主要困難是,一個人必須要斗爭,又要屈服,既要限制他自己,又要掙脫他自己,既要全身心投入,又要保持批判,真正的自由就在于這些極端之間發(fā)現微妙的平衡。

今年奧斯卡最大贏家,《瞬息全宇宙》:人生、選擇與和解
回到《瞬息全宇宙》,女主正是在當前的人生中不斷的去懷疑,如果當初沒有離家會怎樣,沒有跟丈夫結婚會怎樣,沒有開洗衣店會怎樣,沒有跟孩子的矛盾會怎樣等。在這些質疑中,她漸漸滑入了不自由的漩渦,任由世界操弄。

當然,所謂的和解,不是那種隨便世界怎樣,被動的接受,然后拿出阿Q的精神來跟一切和解,也不是像祥林嫂那般把故事講了千萬遍之后尋求的內心平靜。和解必須在于對選擇有審慎的反思,并鄭重的做出選擇的承諾和行動之后。

如蘇格拉底所說,未經反思的人生不值得。在自由行為之下的人,才能獲得人生意義,才能在意義之上與當前的處境和解,并最終達到內心的平和。黑格爾也曾說,哲學的目的不是為世界應該怎樣開處方,而僅僅是讓我們和世界為什么必定如此達成和解。而哲學的反思也不是唯一的道路,藝術和宗教同樣可以讓人與當下和解,只是采用了不同的手段而已。

今年奧斯卡最大贏家,《瞬息全宇宙》:人生、選擇與和解
所以《瞬息全宇宙》的女主,在藝術化的偶然中,在類似宗教式的拯救之旅中,開啟了對人生的反思,而反思之旅的重點,則是如回家一般的和解。

評價,承認

和解的最大難題是什么?就如女主一直在衡量的,如果這樣會不會更好。所以人無法在處境當中獲得平靜的原因,就是始終帶有一顆評價的心,不斷的對自己所作出的選擇進行衡量,不僅在同一時刻進行,而且還前置的進行假設,如果我不這樣做,能不能夠進入一個更好的處境?

“更好”這樣類似的得失心,始終讓人在任何一種處境中瘙癢,而且人們也會不自覺的將這種思維運用到他人身上,覺得別人這樣做不好,那樣做會更好,站在一個看似關切的角度,指點他人的選擇,甚至是人生。就如片中的女主對自己女兒生活的一種干涉,或者說不認可。

今年奧斯卡最大贏家,《瞬息全宇宙》:人生、選擇與和解
如果去爭論這個世界上有沒有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絕對的好,可能要耗上千年的文明史,也不見得能得出結論。但根據大多數人的經驗能夠得到一個簡單直觀感受是——好與壞,是相對的,其判斷的標準,往往取決于做出判斷的人的立場、世界觀或價值關聯(lián)程度。

就如片中女主不愿意承認女兒的女朋友一樣,這種看似為了女兒好的判斷,實際上大部分源自于女主的傳統(tǒng)觀念,以及覺得女兒這種狀況會讓自己在親友面前蒙羞。而基于這種判斷之下對女兒自由的干涉,不但影響了女兒與其自身處境的和解,也給她自己帶來了極大的困擾——這是怎么了?我該怎么做?

長久以來,人們一直將幸福作為人生的重要追求,而幸福名下,最關鍵的一項應該包含自由,自由之中,要達成與現狀的和解,就必須要適當的放棄那種絕對的價值判斷。好與壞,并不能作為判斷的核心依據,甚至要認識到,在一定程度上,我們都無法真正去判斷好與壞。

今年奧斯卡最大贏家,《瞬息全宇宙》:人生、選擇與和解
這樣會不會滑入相對主義,甚至像女主的女兒一樣進入一種虛無主義?

這世界簡單的劃分可以看做是自然與社會的組合,對于自然的東西,我們自然可以判斷,因為它們有著明確的自然法則和標準,最差也有實物可以作為直接的對照。而對于社會當中的判斷,就很難在概念中,比如自由、平等、博愛中來去判斷出一個好壞的程度。

今年奧斯卡最大贏家,《瞬息全宇宙》:人生、選擇與和解
在此,還是可以借助一個黑格爾的思想,即自我認識作為理性的存在者只有通過相互承認才是可能的。換言之,自我只有通過對方認識自身,正如對方只有通過自我才能認識對方。

在社會層面的判斷,很難斷定一個好與壞,而更多的應該是“承認”,特別是互相承認。比如對于性取向的判斷,哪一種好,哪一種壞?這幾乎是無從說起的,但問題的關鍵就是如果彼此承認,那么就不再需要好與壞的判斷,彼此的存在就有了一個共同的基礎。就好比女主最終承認了女兒的性取向,并基于此承認了女兒的身份,而女兒也由此得到了跟自己生活以及跟母親的和解的機會。母女間,就獲得了一個彼此承認的、存在的基礎。

今年奧斯卡最大贏家,《瞬息全宇宙》:人生、選擇與和解
說到存在,《瞬息全宇宙》中還有個腦洞大開的橋段,母女變成了兩顆巖石,女兒認為這樣什么都不重要了。想起《奇異博士》中博士第一次見到古一法師時候說:我拒絕是因為我不相信什么脈輪或能量的童話故事,也不相信什么信念的力量。根本不存在靈魂!人類是無知的,僅此而已。你也不過是這宇宙中一粒微小而無關緊要的塵埃罷了。

今年奧斯卡最大贏家,《瞬息全宇宙》:人生、選擇與和解
但母親卻在變成石頭之后,緩慢的向女兒移動,看似違背了那個宇宙的自然法則,但人生在世,不僅僅經歷著自然,也在經歷著自我和自由,當人獲得一種對自由的全新認識,得到與選擇的和解,并愿意與他人達成互相承認的共識時,世界就不再是那個冰冷的規(guī)則世界,而是一個溫暖的七彩宇宙。

今年奧斯卡最大贏家,《瞬息全宇宙》:人生、選擇與和解
《瞬息全宇宙》可以被當作一個現實主義作品,這樣片中所呈現出來的瘋狂設定,只不過是舉辦新年party時多喝了幾杯的中年女性微醺的夢一場;但我更愿意相信,存在著浪漫的多元宇宙,儲存了我們每一個選擇,并把我們推向一種完全不同的處境,基于這個多元宇宙的視角,我們才更能理解選擇、自由、和解、承認與人生的意義。

來源:鳳凰網娛樂
  • 人贊過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

快速回帖 使用(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表情
新用戶注冊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