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媽媽們問得最多的就是小朋友最好幾歲開始識字?以我周圍所見,這個具體幾歲真的沒有定論,小到兩歲多開始識字的孩子也有。
所以,你用年齡去判斷小朋友是否能夠識字,是不太科學的。我覺得最佳的識字時間是小朋友對字真正感興趣的時候,俗稱“識字敏感期”。
那么小朋友成為什么狀態(tài)時,就是進入識字敏感期了呢?簡單來說,就是孩子看到不認識的字愿意多問、一直問,對字感到好奇的時候。一般來講,有這種舉動或行為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具備了開始認字的條件。爸爸媽媽們應(yīng)該好好地把握這個非常重要的識字黃金期,正確地引導孩子認字,從而走上自主閱讀的道路。
敏感期對于每個小朋友來說,時間都不太一樣,有早有晚。但是,有一點是共通的 —— 敏感期來得早的孩子一定都是在前期有大量親子閱讀、大量聽讀輸入的娃。當孩子的聽讀積累到一定程度,你一旦有意識地去引導識字,孩子很快就能進入識字狀態(tài)。
如果你的孩子閱讀量不算大,那么在生活中也要多增加一些和“字”有關(guān)的活動。只有讓“字”頻繁、大量地出現(xiàn)在孩子日常生活中,他才能夠慢慢進入對“字”敏感的階段。
今天我就分享幾個讓娃和字產(chǎn)生親密接觸的思路,供大家參考。
一、指讀
讀書是孩子親近漢字的最好途徑。但有朋友說,“我們家小朋友特別愛看書,但是他就是不喜歡認字那怎么辦呢?”不愛認字的原因,說白一點就是你在閱讀的過程中,沒有創(chuàng)造一個讓孩子多接觸“字“的環(huán)境和前提條件。
小朋友在和家長親子閱讀的過程中,往往注意力更集中在繪本的配圖上,而忽視了與字的親近。所以即使你帶著孩子進行了大量的閱讀,孩子還是對字沒有感覺。這個時候指讀就非常重要了,指讀的過程中,娃的注意力會更多的放到字上面來,從而慢慢對字產(chǎn)生熟悉和好奇心。
具體怎么開始帶孩子指讀呢?
1. 先從簡單的詞語開始
比如書中提到某個物品、人物或者動物的時候,就去指讀相應(yīng)的文字內(nèi)容。然后可以慢慢過渡到整句指讀。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2. 從小朋友熟悉的繪本入手
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那么幾本小朋友百讀不厭的書,這種類型的書用來指讀是最有效的認字方式。因為小朋友的腦子里對書中的內(nèi)容已經(jīng)爛熟于心,完成了初步的字-音 對應(yīng),這個時候通過指讀,就能很快地完成 字-型 對應(yīng),從而記住并完成字-義 對應(yīng)關(guān)系理解。
3. 用一些好玩的小道具可以增加指讀的樂趣性。
比如手指帶上一些小玩偶,用放大鏡去找等等。
二、字卡好多寶媽給娃識字啟蒙都是從字卡開始的。字卡確實是一種識字利器。除了市面上常見的無圖卡和配圖卡之外,我給大家推薦幾種好玩的字卡。
1. 小象識字甲骨文字卡小象識字卡結(jié)合了甲骨文、象形文字和一些游戲,很適合低幼寶寶用來建立對漢字的敏感。
甲骨文是中國目前發(fā)現(xiàn)最早的成熟文字,它的每個字都像一幅畫。這和孩子的認知不謀而合,孩子最早認字也是把字看作一幅圖畫。有的象形文字一看就能明白是什么字,有一些也需要猜測和思考,這樣更能激發(fā)孩子對漢字的興趣。
2. 蒙氏砂字卡
我家里娃就讀的是一所蒙氏幼兒園,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了這個教具。這個字卡的特別之處在于字卡的表面是一層砂紙感的字。小朋友通過手指觸摸可以很直觀地感受到“字” 的存在。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以后,小朋友會
漸漸地從感官觸摸到對認字產(chǎn)生興趣。我們自己DIY做的砂字字卡
3. 蒙式三段式卡片
蒙氏三段卡,又被稱為A卡、B卡和AB卡。在蒙臺梭利教學法中,A卡是一件事物的形象圖片,B卡是一件事物的名稱,AB卡是一件事物的圖像和名稱的組合卡。
三段式卡片在識字學習方面的優(yōu)勢在于以下兩點:
具有延續(xù)性。
三段卡既適合低年齡小朋友認識物品,也可以作為稍大孩子的認字的教學;
具有自我糾正的功能。
小朋友可以自行對應(yīng)字卡和圖片是否一致。
豐富的認字活動
除了閱讀和字卡之外,我們還可以創(chuàng)造很多讓小朋友接觸“字”的機會。走在馬路上,認識招牌。買東西的時候,看看包裝袋上有什么字等等等等。
讓孩子對字感興趣其實就在于我們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把握。當然,我們也可以創(chuàng)造一些好玩的認字活動。
比如:
在沙子上寫字漢字涂鴉 一個彩蛋
對孩子來說,“字”對他們到底是什么,可能每個小朋友的答案都不一樣。希望中國漢字在他們心目中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家伙吧。
本文由花友 @starryqq 發(fā)布于小花生寫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