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85㎡左右,樓下60,樓上25,通常陽臺、玄關(guān)、停車位、花園都不計入面積,有時樓梯也不算,同時,所有套內(nèi)的結(jié)構(gòu)不計入面積,即85㎡是100%的使用面積,30年前的房子有沒有覺得很羨慕呢?
▲世界著名都市更新項目—再造丸之內(nèi)
固定計劃稅按每年1.4%征收,都市計劃稅則為每年0.3%;
1/1.7%,近60年要多還一套房出來?
實際上,這個比例要做乘法的基數(shù)是政府估算的土屋估值(日版政府指導(dǎo)價,包含土地和建筑物兩部分),每隔三年測算一次,大概是市場價的7折(是不是想起某些新聞聽著耳熟?)上下浮動,相當于每年交現(xiàn)房屋估價的1.19%(1.7*0.7);
再來,土地部分若不超過200㎡的自住房屋用地,那么針對土地評估價只收1/6;
這還沒完,各個地方上會有補貼,折舊給的多,偏遠地區(qū)給的多,技能人才和高材生給的多,外籍綠卡持有者給的多......
實際上,這個費用對于普通居民是極少的,哪怕加上金融業(yè)務(wù)的費用,大概也就0.2%-0.35%,這個區(qū)間能覆蓋所有的一戶建到高層公寓,盡管稅率低,僅單項依然能支撐城市財政的40%。
介紹之后,按照現(xiàn)在埼玉的房價1.5-2.0w/㎡,小新家一年最多要交2*85*0.35%=5950元人民幣,這對于一個超60歲的東京老白領(lǐng)來說,因為年功序列制的存在(工齡越老薪水越高),這筆稅一年大概率不會到廣志一個月薪水的1/6。
看完童年里隔壁島國對房子和土地的安排,相信讀者一定對“居住與持有的未來”有更深刻的認識;
筆者僅有一言,對建筑空間、使用場景、人的生活的關(guān)照和思考是房子能真正穿透時間的核心價值,是評價住宅這種建筑類型好壞的唯一標準。
▲大雄家
▲櫻桃小丸子家
原本還準備了野比大熊和櫻桃小丸子的家,因為房屋類型差不多,篇幅受限,來日方長。
| PART 4 |
看完小新家的一戶建,筆者想借此聊聊其中的居住文化和我們自身。
在城市與建筑領(lǐng)域,作為唯一完整經(jīng)歷過現(xiàn)代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洗禮的亞洲國家,理論上日本這個經(jīng)濟停滯30年的小島國應(yīng)該全面西化,不應(yīng)該還存在如下圖——
▲和室、床間、玄關(guān)、被爐、檐下
床間、和室、被爐、檐下、玄關(guān)這類極其傳統(tǒng)而東方的功能,而是充斥著高密度的鋼與玻璃建筑;
和室是日本的傳統(tǒng)建筑的房間單位,指以榻榻米為單位鋪就的一定面積的室內(nèi),一帖或者一疊就是一個榻榻米(0.9*1.8m,一人躺臥的占地),6疊就是10㎡的意思;
就算引進了living room這樣的西式概念,日本人依然用傳統(tǒng)度量衡丈量生活的起居空間,并稱之為居間;
被爐,古代的日本人用“四疊半”草席圍合一個四方的空間,中間吊一口鍋,吃飯時把中間草甸拿走在其中生火造飯,火滅了之后在柴火上放橘子(不會臟到果肉);
▲傳統(tǒng)四疊半的格局,現(xiàn)常作茶室
于是四疊半的中心爐疊代表著溫暖、親人、家庭的核心空間;
▲傳統(tǒng)四疊半里的爐疊,家人圍坐的空間
現(xiàn)代人用被爐代替了它,小丸子一家人經(jīng)常圍在被爐里吃橘子,這就是典型的日本式的家庭場景。
床間(tokonoma),常常放花瓶、器物、人像,它本身沒有功能意義,但每個日本家庭都會有,安放祖先、親人和傳統(tǒng)文化比如香道、花道、書道的作品;
▲床の間
無論在哪個國度,每個家庭里通常都會有承載這個民族歷史與文化的物質(zhì)事實。
中國人從前的堂屋、屋里的八仙桌、對聯(lián)、案、牘、雕梁、屏風...這些“民族居住文化”的載體在城建里完全被抹干凈了;
只30年,我們全盤地接受了連西方人都沒有完全接受的現(xiàn)代城市和住宅模式,說起幕墻和玻璃頭頭是道,說起中國房子啞然無語;
▲傳統(tǒng)住宅堂屋核心位置里的八仙桌
某一年的六一節(jié),父母要帶著子女去博物館才能知曉:延續(xù)了千年,中國人的居住方式是怎樣的,什么樣的民居承載著這個民族對居住、城市、土地的思考。
我想,外鋁板、內(nèi)花崗、巖板桌子陶瓷面,公建立面包陽臺,大草坪上插筷子樓的模式,恐怕沒有一分“中國”和“杭州”存在的事實。
| PART 5 |
最后,在這個屬于小朋友的節(jié)日里,筆者送給小朋友們一句祝愿寄語:愿你們在長大、步入新家的那天,居住的容器里是杭州美好的城建底蘊和生活關(guān)懷,住有所居,居有所美。
來源:杭州房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