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東怒降155萬,憑一己之力“拉胯”運河新城二手房價......
近日,關于河語光年府降價的鬧劇在各大購房群內(nèi)不斷發(fā)酵:一業(yè)主豪言要將河語光年府二手房價“打”下來,由此產(chǎn)生了不少看戲的觀眾。
當然,這業(yè)主也是不負眾望,一套沿河5樓邊套的房子,從原先的掛牌價降低155萬,最終價格低至460萬,相比其最初的買入價523萬低了約63萬。
如此的低價“甩賣”,與當初其開始售賣的情景截然不同。要知道,2021年首開的河語光年府,吸引了6415組客戶登記,中簽率更是低至3.1%。
第三次加推197套房源時,有房社保門檻高至76個月,整體中簽率12.23%。
彼時的高熱在對比現(xiàn)如今的降價,不禁感受到在大環(huán)境變化后的物是人非。
如此低價自然也是吸引了相當一部分客戶前來看房,平臺上顯示來看,該套房源近一周內(nèi)帶看超40次。
買家的頻繁報價,最終使得該房東還是沒能抵擋住這波沖擊,途中將掛牌價調(diào)至560萬+,但顯然買家們并不接受調(diào)高100萬這一舉動,該房東索性還是將掛牌價調(diào)回了原先的610萬。
這一次大幅度降價以及回調(diào)的動作,看似是一次個人的賭氣,但對于河語光年府乃至整個運河新城核心區(qū)的傷害,無疑是巨大的。
河語光年府的這一次鬧劇,面臨的是內(nèi)外雙背刺的局面。
一方面,在市場大環(huán)境如此不堪的情況下,直降155萬,低至460萬的價格讓市場未來對河語光年府二手有了價格標尺。
另外,至今沒有成熟度兌現(xiàn)的運河新城,過分高估了其在市場上的熱度。通過低價引流的方式吸引熱度,然后再調(diào)回價格,這種方式只會在原有的基礎上,再次減少客戶量。
觀察近三個月河語光年府的二手成交,杭房數(shù)據(jù)顯示成交量僅有一套。由此可見,原本潛在的客戶是多么的少。
“低價的河語光年府”、“無客戶量的河語光年府”等標簽,對于未來的買家而言,無疑是價格上的兩把利刃,將狠狠插進河語光年府賣家的心。
毫無疑問,不論是樓盤本身,還是核心區(qū)其它樓盤,都面臨著內(nèi)部背刺。
另一方面,運河新城核心區(qū)還面臨著來自新房的外部背刺。
綠城在去年年末以29.7%溢價拿下的運河新城平安橋地塊,3.37萬/方的限價,光新房價差上就達4300元/方。
拋開價格不談,該項目不僅是雙地鐵還是綠城造,戶型建面約105-165方,不管是剛需還是改善,都能選擇。
來自其它新房價格和品質(zhì)上的雙重打擊,對于運河新城核心區(qū)2021年那一批房源來講,壓力是巨大的。
況且,外部不斷地新房供應,對于核心區(qū)而言,同樣難以抵擋住。
如今看來,如今運河新城二手房的局面,更像是一片大沼澤,踏入便會深陷其中。
很顯然,如今的運河新城二手房市場,已然是一副流動性枯竭的狀態(tài)。
而其背后的原因,無非就是過高的價格限制了成交。換個角度而言,更多是賣家們的無奈之舉。
我們以上河公元為例,貝殼上掛牌的26套房源,掛牌價從4.3-6.0萬/方之間都有。
3.8萬/方的限價,算上貸款成本、綜合成本以及加上資金成本和契稅,三年折算下來會在14%左右。
那么,屆時賣出去的價格,至少要到4.5萬/方左右的價格才不會虧。毫無疑問,這是運河新城核心區(qū)賣家最底線的價格了。
所以說,與其說是過高的價格阻礙了市場成交,更不如說是賣家們實在是沒有辦法。
可能,會有一部分房東為了盡快出售,調(diào)低價格,但幅度肯定不會太大。
而在經(jīng)歷上文提及的鬧劇后,房東們最后一道防線也由此崩潰。模擬一下未來買家們砍價的情景,可以想象的出房東們會有多卑微了。
很難想象,將來運河新城核心區(qū)二手房市場能掀起什么浪花了。
其實不止運河新城,很多板塊二手房市場都是一副稍有外部壓力就崩塌的窘境。
例如桃源、南部新城等板塊,都是這樣的現(xiàn)狀,而且這種局面還會不斷地輻射開來,直至逼近核心區(qū)。
更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板塊二手房價與新房限價之間的價差已經(jīng)被抹平,這在未來將會很常見。
當然,這也與二手房整體大環(huán)境的下滑有一定的關聯(lián)。
去年12月二手房共成交6481套房源,截至目前1月二手房已經(jīng)成交4080套房源,預計本月成交與上一個月相差不多。
以價換量仍然是整個二手房市場的主基調(diào)。不管是剛需代表的翡翠城還是中心板塊奧體等,都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至于何時會有好轉(zhuǎn)?很難講。
政策的邊際效應已經(jīng)遠遠不如以往,只在短期內(nèi)奏效;同時,市場情緒也比以往更加的淡定,除非是重量級政策出現(xiàn),小打小鬧根本沒有多大影響。
二手房市場沉底的局面還將繼續(xù)。
來源:杭州樓市動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