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于2021-06-18 23:03:46
16395
閱讀
35
回復
3
收藏

家長每天12分鐘陪伴,讓孩子變優(yōu)秀!

我曾經(jīng)發(fā)過一個帖子,叫《每天六個5分鐘,語文變優(yōu)秀》。這是針對學生說的。
但是,我們家長要怎么做,才能幫到孩子,讓孩子真正優(yōu)秀呢?
估計許多家長都希望有這方面的好方法。于是,我利用多年積累的經(jīng)驗,又經(jīng)過鄭重的研究,總結(jié)出一套簡單又實用的家教方法。家長每天只要花12分鐘,陪伴孩子,就能夠讓孩子健康成長,學習優(yōu)秀。
哪12分鐘呢?
1,每天5分鐘分享。
2,每天5分鐘游戲(或運動)。
3,每天1分鐘安撫。
4,每天1分鐘鼓勵。
  • 人贊過
查看更多
相關(guān)推薦
回復(35)
V16
發(fā)表于2021-01-05 21:09:15


你能花12分鐘陪伴孩子嗎?

有的家長總是說:太忙了,沒時間陪伴孩子呀!
這也是實情。
的確,有許多家長是忙得不可開交呀。畢竟要工作,要解決生計,還要各種應(yīng)酬,還要做各種家務(wù),管好全家的生活。
但是,孩子可不能耽誤呀!
孩子需要陪伴,特別是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陪伴。這個陪伴也是有關(guān)鍵期的。錯過了,就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遠遠不是學習不好的問題。我們家長辛辛苦苦工作,難道不是為了孩子成長得更好么?如果孩子耽誤了,那你賺最多的錢又有何用?
一個人成功與否,不僅僅要看他是否事業(yè)有成,賺了多少錢,還要看他(她)是否在家庭教育上獲得了成功,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學習順利,最好當然是學習優(yōu)秀。
所以,孩子的培養(yǎng)絕對耽誤不得!
但是,家長沒有時間怎么辦呢?
所以,我總結(jié)出了這個12分鐘陪伴。每天只要花12分鐘陪伴孩子,就能讓孩子健康成長,學習優(yōu)秀。
你總愿意花這12分鐘吧?
如果你連這12分鐘也擠不出來,或者不愿意花在孩子身上,那你就別做什么父母了!

你既然生了孩子,就要對孩子負責呀!
否則,你就枉為人之父,枉為人之母!
V16
發(fā)表于2021-01-05 22:44:22


花最少的時間,收獲最大的效果!

每天只要12分鐘陪伴,孩子就能身心健康,學習優(yōu)秀!

那些沒有時間多陪孩子的家長可以放心了!
V16
發(fā)表于2021-01-06 02:58:11


1,每天5分鐘分享。

分享什么呢?當然是分享快樂。
我們可以跟孩子分享一天中的美好事物、趣聞軼事、好玩的新聞大事等,也可以講一個笑話之類。總之,是能夠讓孩子感興趣的,能夠讓孩子放松的,能夠給孩子帶來歡樂的。
小學生,當然以學習為主業(yè)。但是,他們首先需要有一個好的家庭環(huán)境,擁有一種快樂美好的生活狀態(tài),需要家庭的溫暖和安全的港灣。這個分享,就是給小朋友帶來輕松愉快、帶來安全感的理想方式。時間不需要太多,若家長太忙,你只要抽出5分鐘時間,來與孩子一起分享就OK了。
需要注意的是,既然是分享,就不能只有家長的講述,還必須有孩子的講述。所以,分享是一種互動,是一種互相之間的交流和奉獻。
于是,在讓孩子放松、給孩子愉悅的同時,又在潛移默化之中鍛煉了孩子的口才、膽量、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追憶能力,也是為作文做了準備和訓練。

當然,這個5分鐘分享,也是大體而言的,而非嚴格的規(guī)定。如果有時間,多分享一點時間自然更好。
之所以提出每天5分鐘分享,只是為了保證每天有這么一個短時間的與孩子分享,陪伴孩子。以免工作一忙,家長就可以作為逃避陪伴孩子的借口了。所以,每天最少要保證5分鐘的分享。

這里還有一個靈活性的問題:如何安排父親和母親與孩子分享?
如果有時間,當然最好是孩子的父母都能與孩子分享。這樣,利用吃飯時間分享就是最佳了。一家人圍坐在桌邊,一起吃飯,一起聊天,分享一天之中的見聞、趣事。家長說單位里的,孩子說學校里的。這樣又方便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里的動態(tài)。
當然,這個分享的內(nèi)容并無規(guī)定,除此之外,你分享一下你在路上看到的,在書上看到的,在電視里看到的,甚至是你想象出來的,都未嘗不可。只要能給人帶來歡樂即可。
有時候,父母中的一方可能確實沒有時間陪伴孩子,與孩子一起分享,比如工作加班、出差在外,等等,那也是可以理解的。這時,另一方就不能再缺席了。總算能夠讓孩子每天有一個分享的機會和時間段,得到家長的陪伴,感受家庭的溫暖,放松一下緊張的學習生活。
這樣,在孩子得到安全感的同時,還能適時倒空一下生活的瓶子,使得生活張馳有度,心情及時得到調(diào)整。

總結(jié)一下,我們可以明白:
所謂每天5分鐘分享,并非只能5分鐘,可以適當延長。
父母能夠都參與自然最佳,但若是父母中有一方不能到位,另一方代表了,也是可以的。
分享的內(nèi)容,以快樂為基調(diào),具體不限。
分享的好處是多方面的。
而最關(guān)鍵的作用則是,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家長的關(guān)愛,安全的保障。

V17
勛章 勛章
發(fā)表于2021-01-06 07:51:11
1#

真的嗎
V14 發(fā)表于2021-01-06 08:35:33
2#

好內(nèi)容,真是干貨滿滿
V16
發(fā)表于2021-01-06 12:21:08
3#


分享時要注意傾聽
 
在分享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傾聽。
我們在與孩子互相分享時,就要注意傾聽孩子怎么說。當孩子在分享他的見聞、趣事時,家長必須認真傾聽,專注傾聽,而不能不當一回事,隨意應(yīng)付。
在傾聽時,我們家長要顯露出一種真誠的表情,或者面帶微笑,表現(xiàn)出聽的興趣,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和愛意。
在傾聽時,家長還要注意不隨便打斷孩子說話,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因為有的孩子說話不是太順暢,表達有困難。我們家長就是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表達的氣氛和條件,讓孩子更有膽量和信心說下去。所以,有時候,家長也要用適當?shù)姆绞焦膭詈⒆诱f下去。
傾聽時,家長還要做出適當?shù)暮魬?yīng)。當然,有時候還可以適當?shù)匾龑,讓孩子說得更多,更清楚,更深入。
 
會傾聽,不僅是分享時要做的一項重要事情,也是親子溝通中的一個重要方法。
我們許多家長只注意自己說,而說的內(nèi)容往往多是對孩子的批評,就是不太愿意聽孩子說話,聽聽孩子出他們自己的想法。
 
有的孩子貌似內(nèi)向、孤僻,實則是他缺少表達的機會,造成了膽怯、不愛說話、甚至有點孤僻、自閉的傾向。這是很危險的。而互相分享、特別是傾聽孩子分享,恰恰是預(yù)防和治療孩子孤僻、自閉的良藥。
 
V16
發(fā)表于2021-01-06 12:38:35
4#



家長會傾聽,實際上就是在教育和影響孩子如何傾聽別人說話。這是一種榜樣式、示范式的教育。而傾聽,是人際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我們就是要讓孩子從小學會尊重別人,傾聽別人說話。
V16
發(fā)表于2021-01-06 14:28:41
5#


接孩子放學時分享
 
如果孩子小學低年級,需要家長接送上下學,那么,利用接送的時間,與孩子分享,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孩子放學時,家長去接孩子時,一起分享就特別有意義。
我們許多家長去接孩子放學時,一見面就問孩子:今天考試了嗎?考得怎么樣?或者問:今天沒有被老師批評吧?
你看,家長的關(guān)注點,往往就是學習,或者是給孩子帶來負面情緒的事情。
孩子學習了一天,已經(jīng)很累了,或者對學習很反感了,需要適當?shù)恼{(diào)整和轉(zhuǎn)移,清除心理上的疲勞、緊張和不滿、不快。而家長就是不能體諒孩子,哪壺不開提哪壺,從而雪上加霜,給孩子添堵。
并且給孩子造成這樣一種感覺:家長只關(guān)心我的學習,從不關(guān)心我的需要、我的情緒。從而讓孩子對家長漸漸疏遠,不愿意跟家長說話,自然也不愿意分享,更不愿意說出自己的心里話。
所以,我在幫助家長解決一些特殊孩子的問題時,往往從快樂分享入手,或者把它作為拉近孩子距離,改變孩子心性的重要手段。
我在《一位讓家長傷心欲哭的三年級女孩如何改變?》中,就充分利用了接孩子放學時的分享,來親近孩子、改變孩子。

V16
發(fā)表于2021-01-06 19:44:30
6#


一年級男孩學會了分享
 
在我?guī)椭硪晃槐容^多動、專注力不足、與奶奶關(guān)系較僵的一年級男孩時,更是感受到了分享的重要性。
我輔導了這個男孩一個月,讓男孩發(fā)生了可謂巨大的變化。從開始的不接受我的輔導,將我拒之門外,到慢慢接受、樂意聽從我的建議,習慣和學習都有長足的進步,與奶奶的關(guān)系也大有改善。
開始幾次,我接他放學時,問他:今天有什么開心的事嗎?他總是說:沒有。
我對他說:再想想,有什么開心的事,比如被表揚了,與同學玩游戲了,同學說笑話了,體育課很開心……他還是說:沒有。
之后,我用自己的分享開路,引導他學會分享。慢慢的,他也能從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樂的事,可喜的事,與人分享了。他也找到了學校生活中樂觀的一面。
有一次,我去接他放學。發(fā)現(xiàn)他今天很異樣,喜色已經(jīng)展露在他的臉上。我問他:今天發(fā)生什么好事了?
他很神氣地用手一指肩章說:我當值日班長了。(應(yīng)該是值周班長)
然后他解釋:是兩個人一起當值日班長。
我問:是一男一女吧?他答:是的。我又問:你多久沒當值日班長了?
他說:就在一年級剛?cè)雽W不久當過一次值日班長。
看來,這是久違了。他自然十分重視,很當一回事。而且,他說:老師表揚他們了。因為他倆表現(xiàn)好。
自然,我也好好表揚他了。并激勵他接下來表現(xiàn)更好一點,像個當班長的樣。
從此,他也就學會了分享,能夠比較積極地講述他學校里的事,分享他的事情和想法。
這樣,他的快樂度越來越高,對學習和學校也就有了更多的興趣和好感。

 詳見《一年級孩子多動、不專心的背后……》。

V16
發(fā)表于2021-01-07 14:27:18
7#


還可治療結(jié)巴,改變內(nèi)向和孤僻!
 
一位五年級男生,特別怕語文,尤其是作文。以致他一做語文作業(yè)就多動,給人以多動癥的感覺。家長給他看了醫(yī)生,結(jié)果醫(yī)生說要長期吃藥,需休學治療。
但我在與他見了一面后,發(fā)現(xiàn)他根本不是多動癥,只是害怕語文而已。后來,他參加了一個綜合調(diào)理的綜合班,毛病明顯好轉(zhuǎn),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如果能夠多堅持一點時間,他也是完全可以達到優(yōu)秀的?上,他因種種因素又中途放棄了。
他是單親家庭的孩子,這也是他性格內(nèi)向,說話略帶結(jié)巴的重要原因。
出于同情,在家長不方便接送時,我就經(jīng)常代勞。于是,我就利用了這個接送的機會,一邊騎車,一邊與他溝通、交流,其中就有大量的分享。分享,讓他越來越愛說話,越來越有自信。從開始的他不愛說話,到后來很愛和我說話,從開始的結(jié)結(jié)巴巴,說話不連貫,口齒不清,到后來的越來越流暢,性格也越來越開朗。他的改變是相當大的。
這個分享,就成了治療他內(nèi)向、甚至略帶孤僻的個性,以及改變他說話結(jié)巴的良藥。
 
參見《五年級的他,只有吃藥和休學一條路嗎》。
 
V16
發(fā)表于2021-01-07 20:19:39
8#


2,每天5分鐘游戲(或運動)。

這個內(nèi)容移后了。抱歉。
V16
發(fā)表于2021-01-09 21:07:58
9#


分享的擴大!
 
分享,當然是分享快樂的事、有趣的事、讓孩子開心的事。
但是,凡事都須靈活。一旦時機成熟,我們就可以把分享的范圍擴大,把分享的內(nèi)容轉(zhuǎn)換。而最終的目的還是一樣的,就是讓孩子生活得更好,成長得更好。
這樣就有兩方面的內(nèi)容可以納入到分享之中。

一,分享不開心的事。
由于我們經(jīng)常與孩子分享快樂,讓孩子有安全感,對家長抱有充分的信任,所以,在適當?shù)臅r候,孩子就會把他的內(nèi)心秘密告訴你,向你傾訴他的煩勞、痛苦和不安,以尋找解決之道。
這是多好的事。『⒆硬辉侔炎约旱膬(nèi)心封閉起來,而是向家長敞開心扉,尋找?guī)椭。這樣,孩子的問題就不再是問題,孩子就不太會走上危險的道路。類似厭世啊,對生活絕望啊,自尋短見啊,就不可能出現(xiàn)。即使有問題,也能及時得到家長的幫助,而一一化解。生活變得陽光明媚,鳥語花香。
這是分享的最高境界。
但是,如果沒有快樂的分享作為基礎(chǔ),就很難實現(xiàn)這種特殊的分享。
我們有的家長苦惱于孩子不肯給自己說心理話,擔憂孩子內(nèi)心出故障,就是因為家長不懂得分享之故。
 
二,分享物質(zhì),助人為樂。
前面的分享,以精神的為主,分享快樂的事、有趣的事,從而得到精神上的愉悅和美好的享受。
但是,在人際交往中,我們還需要教會孩子從小懂得物質(zhì)上的分享。大大方方地自己的好東西分享給別人,當同學忘記帶某些文具時,能夠主動借給他們;當同學缺少好吃的東西時,能夠及時地將自己的美食分給他們。于是,你就會得到別人的感恩,你就擁有了更多的朋友。而當你有需要時,自然也能得到別人的分享。
另外就是助人為樂了。當別人需要幫助時,能夠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助人一臂之力。同樣,當自己遇到困難時,也會得到他人的幫助。助人,即助己。
而當你在把自己的好東西分享給別人時,當你在幫助他人時,本身就是一種美好的體驗,你會感受到一種難言的愉悅。
所謂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是也。
 
 
 
V16
發(fā)表于2021-01-10 09:25:49
10#


2,每天5分鐘游戲(或運動)。

孩子天生喜歡玩的。玩,是小朋友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課”。如果家長能夠陪伴孩子一起玩,那對于孩子來說,是發(fā)自內(nèi)心喜歡的。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孩子,特別需要家長的陪伴,一起玩,一起游戲,一起運動,一起娛樂。
如果家長有時間,當然可以多陪孩子玩玩,運動運動,遠不是5分鐘的事情。但是,假如家長沒有時間,也不能因此放棄陪伴孩子玩的責任,至少也要有每天5分鐘的時間,來陪伴孩子玩游戲或運動。這對于孩子的成長也是很重要的。
玩什么呢?
什么都可以玩。所謂游戲,并非嚴格的游戲定義,而是把玩當作游戲而已。諸如:玩沙子,玩水,玩積木,玩各種玩具,玩躲貓貓,玩瞎子捉人,玩剪紙、折紙,玩腦筋急轉(zhuǎn)彎,玩成語接龍,玩背詩詞誰快,等等,這些都可稱為游戲。有了家長的陪伴,小朋友是樂不可支的,會玩得更放心,更投入,更開心。
還有許多老游戲,曾經(jīng)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小朋友度過了許多美好的童年時光,例如:造房子,跳花線,打玻璃彈,拍三角板、四角板,等等。即使現(xiàn)在,如果你把它們教會孩子,他們依然也會很喜歡的。
另一個玩,就是運動,陪孩子做他們喜歡的運動。諸如:跳繩子,單腳跳,拍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乒乓球等。
而這個運動正好可以跟學校的體育作業(yè)結(jié)合起來,家長陪伴孩子一起運動,既鍛煉了身體,娛樂了身心,又完成了體育作業(yè),可謂一舉多得。
有的孩子本來不太喜歡做學校規(guī)定的體育作業(yè)的,因為有了家長的陪伴,或者一起參與,就感覺到了樂趣,而不僅僅是作業(yè)。同時,如果家長在陪伴的同時給予適當?shù)闹笇,小朋友就可以把運動做得更規(guī)范、更有效、體育成績更有保障。
 
這個陪伴玩樂,陪伴游戲或運動,跟分享都有讓小朋友得到陪伴和愉悅的成分,但兩者又有明顯的不同,后者多了動手、動腳、動身體的特點,讓小朋友更多地動起來,鍛煉身體,放松身心,同時又能促進大腦發(fā)展。
 
當然,若是父母雙方都能夠陪伴孩子一起玩,一起游戲和運動,自然最好。但如果做不到,那么每天有父母中的一個陪伴孩子玩,也算是可以了。
 
V16
發(fā)表于2021-01-11 16:15:11
11#


陪伴要抓住關(guān)鍵期

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小朋友,是非常需要家長陪伴玩的。
記得我女兒在四年級前,我是每周都留出一天時間陪她玩的。把她的興趣課安排在周六或周五等時間,也把我的星期天空出來,就帶著她游山玩水,跑遍杭州。實際上,小朋友的要求不高,只要有家長陪伴,到哪兒玩都覺得很開心。
有時候,還跟女兒的假日小隊一起活動。其他家長沒時間,就由我?guī)е麄兺妗?/div>

陪伴,是有關(guān)鍵期的。錯過時間,你想陪還沒有機會呢。
我女兒到四年級以后,就不太愿意跟著我玩了,而是更愿意跟同學一起玩。所以,到了她四年級以后,我就很少陪她一起玩了。我還有一點點失落呢。

當然,不是每個家長都有那么多時間陪伴孩子玩的。但我們還是要盡量在關(guān)鍵期內(nèi)多陪伴孩子玩樂。
如果做不到每周陪伴孩子玩一天、半天,那么,每天陪伴孩子玩5分鐘總應(yīng)該可以吧?
如果父母雙方做不到每天陪伴5分鐘,那么,至少也得有一位家長做到吧。
V16
發(fā)表于2021-01-11 22:51:39
12#

陪孩子玩,需要耐心

小孩子喜歡玩,喜歡運動,但他們又缺乏足夠的能力,有許多是0起步,需要我們大人指導、引導,更需要我們家長有足夠的耐心。
例如,小朋友喜歡踢足球、打羽毛球之類的活動。但是,他們又從來沒有學過,需要我們家長指導。特別是需要我們家長耐心,等待他們成長。

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我女兒小時候?qū)W打羽毛球,那個過程真是很艱難。一開始,她發(fā)球也發(fā)不來,接球也從來接不到。真的令人著急。但是,我們家長千萬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著急,更不能顯出不耐煩。這時候的孩子特別需要我們家長的寬容和鼓勵,需要我們不厭其煩的指導和一遍又一遍的示范及陪練。
我們必須明白,孩子是從0起步的,他們以前沒有經(jīng)歷過,更沒有學習過,需要一點點的體驗,一點點的積累;也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從失敗中找到規(guī)律,找到感覺,找到進步的方法。
慢慢的,孩子就從不會發(fā)球,到會發(fā)球;從接不住一個球,到能夠偶爾接住一個球,再到經(jīng)常能夠接住一個球,到能打兩個球……這個過程極其緩慢?赡苄枰,十五天。
但是,有一天你會忽然發(fā)現(xiàn),孩子發(fā)生突變了,能夠連續(xù)打幾下球,甚至連續(xù)打十幾下球了。這就是從量變到質(zhì)變。這個變化是突然降臨的,但又是反復練習的自然結(jié)果。
這時候,你會感到驚訝,當然還有驚喜。
但它卻是你的耐心帶來的巨大收獲。
小朋友的技能就是這樣學會的,就是這樣在家長的耐心催化下慢慢開花結(jié)果的。

V16
發(fā)表于2021-01-12 18:38:58
13#


父親要多陪伴孩子

一般來說,母親陪伴孩子的時間還是比較多的,而父親就較少陪伴了。于是,父親的陪伴顯得更加重要,其作用比母親更大。
但是,我們許多父親,總是以工作忙為理由,拒絕陪伴孩子,實際上大多是借口。一個有責任性的父親,是不會抽不出時間陪伴孩子的。何況,現(xiàn)在只要求你每天就這么十幾分鐘陪伴孩子,哪兒會忙到如此程度?

有一年的秋季班中,一位三年級女孩的父親平時很少陪伴孩子。孩子和孩子的媽媽都對他非常不滿。女孩哭著跟媽媽說:為什么人家的爸爸經(jīng)常陪著孩子玩,我的爸爸從來不來陪陪我的?
孩子媽媽對我說,她曾多次要求丈夫多少抽一點時間出來陪陪孩子。就算再沒有時間,至少每天抽出10分鐘來陪孩子吧!可是,就連這么一個極其簡單的要求,老公也不同意。這位媽媽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

類似情形絕非個別。我們的父親要驚醒了。陪伴孩子,也是作為父親的一份責任。不管什么理由和借口,不陪伴孩子,就是不負責任,就是不合格的父親。
 
那位哭訴的媽媽說到一件事,女孩的爸爸從來沒有陪伴過孩子旅行。在杭州G20時,他終于同意一家三口去北京旅行,把孩子樂壞了。
我們的孩子是很講道理的,其要求也是極低的。作為父親,一定要多陪伴孩子,適當參與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在運動和游戲方面,父親比母親更有優(yōu)勢,也更能滿足孩子,從而起到更好的效果。
V16
發(fā)表于2021-01-13 03:21:13
14#


缺少父親陪伴,現(xiàn)代家庭通病!
 
在古時,毫無疑問,教育孩子是父親的責任。所謂“養(yǎng)不教,父之過”。但是,現(xiàn)代社會中,不知從何時起,孩子教育的問題幾乎都落在了母親的身上,父親做起了甩手掌柜。
現(xiàn)在的家庭里,母親承擔起了教育孩子的主要責任,甚至是全部責任。
有一個流行的說法叫做:男主外,女主內(nèi)。
于是,父親十分坦然地認為:我負責外邊,母親負責里面,孩子的教育當然屬于家里,所以理所當然是由母親負責了。
許多母親也持同樣想法。她們會很自覺地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并為孩子的父親開脫。
比如,接送孩子去學校的,大多是母親,或者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接送孩子上興趣班的,也大多是母親,或者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們很少看見父親的身影。
 
昨天,有一個四年級男生的媽媽給我發(fā)來微信,說是能否改一下孩子上體驗課的時間(原本定在這一周,她想改在下一周),因為這一周末她有事情外出,無法接送孩子,只有孩子爸爸可以接送。
當時,我剛好在這兒發(fā)了《父親要多陪伴孩子這一篇》。我就馬上回信:
 
最好別調(diào)時間,我都安排好了。(我特意為她孩子和另一位一起參加的孩子安排了體驗課程。)
父親帶沒問題呀!
讓父親陪陪孩子,也是好事!
 
你看,這位母親就習慣性地認為孩子上興趣班,應(yīng)該是由自己接送、陪伴的,連偶爾一次都不想讓父親來代勞一下。
好在我發(fā)信之后,她還是很快接受了。
 
 
實際上,陪伴孩子上興趣班,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
很樂意陪同女兒去上興趣。因為我覺得,陪孩子上興趣課,就是一種享受:一方面看著孩子慢慢成長,又了解到具體的情形(有時候還有利于更好地選擇興趣班呢);另一方面也不浪費多少時間,隨身帶一本書,方便時拿出來看幾頁(現(xiàn)在還可以看手機),或跟其他家長聊上幾句,多么愜意呀!
關(guān)鍵是我們家長要有一種好的心態(tài)。如果你老是想著浪費了時間,那就會很煩躁,很無趣。同時,這也是作為家長缺少應(yīng)有的愛心和責任心哪!
孩子的健康成長,不是具有好的物質(zhì)條件就行了,還必須具備起碼的心理慰藉和精神養(yǎng)料。
 
 
 
V16
發(fā)表于2021-01-13 14:08:11
15#


陪伴孩子要用心
 
我們有的家長雖然陪伴了孩子,卻沒有把心放在孩子身上,這樣的效果也是很不好的。
我們陪伴孩子,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真心實意地陪,心甘情愿地陪,心行結(jié)合地陪。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受到你的真愛,孩子才有真切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我曾經(jīng)聽過一個臺灣老師的課。
她講到:有一次她回到家里陪伴孩子,但心里還在想著工作上的事,沒有注意到孩子的神情。小女孩對著媽媽說了好幾遍:媽媽,你回來了嗎?媽媽,你回來了嗎?她才忽然驚醒過來,感到很對不起孩子。平時就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回到家了,心還沒有回家,讓孩子感到很委屈和不滿。
所以,我們陪伴孩子時要用心才是。
 
陪伴孩子玩游戲和運動,更要全心全意。
我們在陪伴孩子玩游戲或運動時,就要真心投入,積極參與其中,而不是把自己當成局外人,甚至當成擺設(shè)。
陪孩子玩游戲,家長就應(yīng)該一起玩,把自己當作兒童,跟孩子是伙伴,是朋友。這樣,才能取得孩子的認同,讓孩子滿意。孩子才能與你一起玩得放開,玩得稱心,玩得知足。
陪孩子運動,最好也是一起運動,甚至還可以來個比賽(當然,怎么比還是要講技巧的),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
如果有的運動家長做不了,或者不適宜,那么,家長也要認真地陪在一旁,幫助孩子做一些事情,例如,為孩子計時,為孩子加油,為孩子校正動作,等等。
 
如果孩子的運動是學校布置的體育作業(yè),那么,家長既是陪伴孩子的朋友,又是指導孩子運動的教練?梢宰尯⒆拥倪\動更有效率,更合乎標準。當然,也能讓孩子更開心,更愿意做。體育運動也成了一件十分快樂的事。即使有的運動是要經(jīng)過許多次的訓練慢慢提高的,是要付出諸多的辛勞的,孩子也為因為有你的陪伴而心甘情愿,樂此不疲。
 
V16
發(fā)表于2021-01-13 16:52:58
16#


3,每天1分鐘安撫。
 
孩子是需要父母的安撫的,尤其是幼兒園的孩子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
父母親一個小小的動作,一句簡單的話,就能讓孩子倍感溫暖,倍感安全,倍感有力量。
如果長時間地缺少家長的安撫,孩子就會感覺失落,就會感覺沒有安全感,就會感覺生活沒有意義。從而造成做事浮躁、拖拉,不能靜心,不能專注,學習沒有方向,得過且過,什么都是敷衍了事。
所以,我們家長要注意對孩子的每日安撫。
這個安撫,并非就是一日一次,一次性做1分鐘安撫;而是要求我們家長重視對孩子的安撫,至少在一天里,加起來1分鐘的安撫。當然,如果能夠多一點時間安撫,自然更好。
安撫的方式主要有三種:
口頭語言的安撫。
肢體動作的安撫。
文字圖像的安撫。

V16
發(fā)表于2021-01-14 09:01:22
17#


口頭語言的安撫
 
安撫,主要是通過愛的傳遞,讓對方得到撫慰,從而感受到安全,獲得安心,增添信心和力量。
口頭語言的安撫,就是要把愛說出來,讓人直接接收到愛的溫暖和力量。
中國人與西方人相比,往往比較含蓄,不太好意思直接用語言把自己的愛和想法說出來。近些年這方面有了相當?shù)母淖。但在不少家長那兒,把愛說出來,依然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我們應(yīng)該不斷提醒自己:我愛孩子,就是要大聲把愛說出來。我們要學會具體地公開地表達愛,而不是把它藏在心里。我們要讓孩子直接感受到你對他的愛。
語言是有魔力的。簡簡單單的一句“我愛你”三個字,當你把它說出來,并讓對方聽到時,不僅對方會受到這語言的美妙撞擊,心生溫暖,一股暖流立刻傳遍全身,喊出來的人同樣也會內(nèi)心激動,充滿能量。
所以,我們也要教育孩子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
愛是互相的,是對流的,是越說越多的。
當然,在使用口頭語言安撫時,也經(jīng)常會與動作、表情等肢體語言等結(jié)合起來。例如擁抱呀,握手呀,點頭呀,微笑呀,等等。這樣,效果會更好。
然而,口頭語言的安撫不僅僅是“我愛你”這么一種,還有其他種種,比如說:
“兒子好樣的,媽媽相信你!”
“大膽點,女兒你會成功的!”
“兒子堅強點,困難是暫時的,你可以克服的。”
“寶貝受委屈了,媽媽知道你是無辜的!”
“寶貝沒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
 
V16
發(fā)表于2021-01-14 23:21:47
18#


肢體動作的安撫

肢體動作的安撫,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具感染力的。所謂盡在不言中。
這些動作包括擁抱、握手、鼓掌、蹺大拇指、點頭、微笑、親吻、撫摸、輕輕地拍肩膀等,還包括用含情的眼光注視對方,讓孩子坐在自己腿上抱著等。
幼小的孩子是特別需要親人身體的接觸,肢體的愛撫的。
有的孩子因為與父母長期疏離,或者經(jīng)常遭遇暴力,內(nèi)心極度缺乏愛和安全感,于是表現(xiàn)為浮躁,多動,學習不專心,甚至還有暴力行為。這樣的孩子自然是很難安心學習的,成績當然也好不了。我遇到過多個這樣的孩子。我曾經(jīng)給其中幾個家長開過這樣的藥方:每天擁抱孩子兩到三次,堅持幾個月。咳,有的家長這樣做了一段時間,孩子的狀況真的有了明顯的改善。假如能夠長期堅持,效果自然會更好。
擁抱這個動作,在安撫中的作用顯然是特別突出的。它往往表現(xiàn)為對對方強烈的愛、接納、安撫、肯定、支持和鼓勵,也包含著感謝、感恩等。
我以前也是羞于這種公開的愛的表達的。后來我要求自己慢慢改進。例如跟已經(jīng)長大成人的兒子、女兒擁抱。
印象最深的是,當我的娘舅進入老年之后,我每次見到老娘舅時,總會互相擁抱一下。而娘舅生活在農(nóng)村,這種大人之間的擁抱,在鄉(xiāng)下是很難見到的,往往會招來奇異的目光。而我們每次都能坦然為之。可以說,這也是一種奇葩了。然而,這一擁抱之中,包含了太多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愛意。尤其是當我的母親、父親去世時,這種肢體動作的安撫,是有難言之妙的。說實話,如果真用語言,直接說出來,我們還是不敢的,所以只能用這種肢體動作來表達了。
假如,我們的父親沒有時間多陪伴孩子,于是就每天5分鐘,把孩子抱到腿上坐一會,再用手輕輕摟著,或輕輕撫摸孩子的頭或背,這就是一劑對孩子的愛的良藥了,勝過千言萬語,勝過長時間的陪伴。
 
 
V16
發(fā)表于2021-01-15 15:16:43
19#


文字圖像的安撫
 
現(xiàn)代的人越對書信越來越陌生了。但是,用文字來表達愛,表達我們的思想和情感,還是十分需要的。而且,有時候這種方式有著口頭語言無法達到的效果。
當我們遇到無法直接用口頭語言表達的情況時,我們就要用文字,用書信、紙條或手機微信、短訊的方式,來說出我們心中的愛和想法。
現(xiàn)在手機已很普及,功能豐富,我們也可以利用手機來傳送文字或圖像。有時候還可以用拍照或轉(zhuǎn)發(fā)圖像來代替。
而一旦形成文字和圖像,它就凝固在紙上或手機上,讓對方可以反復地讀和看,從而更深地感受到你的情和愛。它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寫紙條,是其中最簡單、易操作的方式。我們有事外出,給即將放學回家的孩子留個紙條,就能讓他安心地在家做作業(yè),等著大人回家。
用手機發(fā)個微信,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
當孩子遭遇挫折,或遇到困難,家長又不便當面交流時,就可采用文字和圖像的方式安撫孩子。這時,雙方可以避免直接見面、交談的尷尬,從而能夠更好地交流,讓孩子從容地接收信息,感悟家長的愛意。
 
在給特殊班上課時,我曾經(jīng)結(jié)合了感恩的內(nèi)容,布置給學生一個回家作業(yè):給母親或父親送一朵鮮花,并附上一張小紙條,上寫幾句表達自己對父母表示感恩的話:
親愛的媽媽(爸爸),感謝您生我、養(yǎng)我、教育我。我一定好好努力,感恩回報您。
雖然這是極其簡單的小禮物,但收到者幾乎都有一份激動之情,有一份意外之感。有的家長雖然沒有說話,只是微微一笑,但其內(nèi)心分明已被這短短的文字擊中、融化。因此,這簡短的文字起到了傳達心聲、加深感情的作用。
反過來也是如此。我們家長也要巧妙地利用文字和圖像來表達和傳送。

所以,在必要時,我們家長也可采用這種文字和圖像的方式,來與孩子進行特殊的溝通,并對孩子給予慰撫。
尤其是當孩子叛逆、完全聽不進勸說之時,運用文字、圖像的方式,實為上上之策。
 
 
V16
發(fā)表于2021-01-18 00:08:10
20#


4,每天1分鐘鼓勵。
 
我們每個人都是喜歡聽好話的。小朋友更是如此。
這個好話,即是指一個人被別人肯定、贊賞和表揚。所以,我們要多肯定孩子,多贊賞孩子,多表揚孩子,讓孩子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滿足和愉悅。
但是,有一樣東西比肯定和表揚更重要,那就是鼓勵。
表揚,側(cè)重于客觀,是對已有成績和行為的肯定和贊美;鼓勵則側(cè)重于主觀,是對當事人的主觀努力和內(nèi)在潛力的一種強調(diào)和激發(fā)。
表揚,主要著眼于當前和以往;鼓勵,則更多是著眼于未來。所以,鼓勵更有利于孩子未來的發(fā)展和進步。
表揚雖然也能激發(fā)孩子的上進心,但運用不當,也容易造成孩子的虛榮心,阻礙孩子的進取心;而鼓勵往往更能激發(fā)孩子的進取心和創(chuàng)造力,支持孩子不斷嘗試,不斷努力,不斷進步。
所以說,鼓勵,比表揚更有價值,因為它更能激發(fā)孩子的上進心,更能給孩子提供前進的動力。
我們家長要特別注意鼓勵孩子。我們每天都要鼓勵孩子,至少要做到每天對孩子進行1分鐘的鼓勵。
但是,這一個1分鐘的鼓勵,并非要求你連續(xù)鼓勵孩子1分鐘,而是要求家長在一天中對孩子的鼓勵,加起來不能少于1分鐘。實際上,它就是在強調(diào)鼓勵的重要性,要求家長特別重視鼓勵孩子,一天中要一再鼓勵孩子,反復鼓勵孩子。
特別是那些成績不太好,經(jīng)常被老師批評的孩子,更需要我們家長不斷鼓勵、大力鼓勵。
 
V14
勛章 勛章
發(fā)表于2021-01-18 00:08:59
21#

感謝分享。
V16
發(fā)表于2021-01-19 11:10:46
22#


一位浙大博士的家長心語
 
一位家長在把孩子培養(yǎng)成浙大博士后介紹自己的教子經(jīng)驗時,就特別強調(diào)了鼓勵的作用,并把鼓勵當作培養(yǎng)孩子的法寶。
家長說:
教育孩子,鼓勵永遠比批評打罵管用。我們做父母的眼睛要睜大些。孩子有進步,哪怕一丁點也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鼓勵。我兒子不算特別聰明(其實天生特別聰明與特別笨的孩子都是極少的,處于中間段的孩子最多),智力和能力都需要我們?nèi)ラ_發(fā)培養(yǎng)。父母要每天看到孩子的進步,這個進步可以是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認真,寫字端正,作業(yè)做得仔細,錯誤少,都要鼓勵。我們父母是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的人,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父母的鼓勵和表揚能激發(fā)孩子自覺學習的熱情,是孩子進步強有力的推動力。我們要進入孩子有進步—鼓勵—再進步—再鼓勵模式常態(tài)化,把孩子的對學習的興趣潛力充分激發(fā)出來。
 
V16
發(fā)表于2021-01-20 05:29:16
23#


實驗證明:鼓勵比表揚更有價值
 
斯坦福大學著名發(fā)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和她的團隊十年來一直都在研究表揚對孩子的影響。他們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學生做了長期的研究,這項研究結(jié)果令學術(shù)界震驚。
在實驗中,他們讓孩子們獨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圖任務(wù)。
研究人員每次只從教室里叫出一個孩子,進行第一輪智商測試。測試題目是非常簡單的智力拼圖,幾乎所有孩子都能相當出色地完成任務(wù)。每個孩子完成測試后,研究人員會把分數(shù)告訴他,并附一句鼓勵或表揚的話。
研究人員隨機地把孩子們分成兩組,一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關(guān)于智商的夸獎,即表揚,比如,“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
另外一組孩子得到是一句關(guān)于努力的夸獎,即鼓勵,比如,“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xiàn)得很出色。”
隨后,孩子們參加第二輪拼圖測試,有兩種不同難度的測試可選,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參加哪一種測試。一種較難,但會在測試過程中學到新知識。另一種是和上一輪類似的簡單測試。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那些在第一輪中被夸獎努力的孩子中,有90%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wù)。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則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任務(wù)。由此可見,自以為聰明的孩子,不喜歡面對挑戰(zhàn)。 為什么會這樣呢?德韋克在研究報告中寫道:“當我們夸孩子聰明時,等于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
接下來又進行了第三輪測試。這次測試很難,是初一水平的考題。孩子們都失敗了。先前被夸獎努力的孩子,認為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這些孩子在測試中非常投入,并努力用各種方法來解決難題,好幾個孩子都告訴我:‘這是我最喜歡的測驗。’”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認為,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聰明。他們在測試中一直很緊張,抓耳撓腮,做不出題就覺得沮喪。
接下來,他們給孩子們做了第四輪測試,這次的題目和第一輪一樣簡單。那些被夸獎努力的孩子,在這次測試中的分數(shù)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夸獎聰明的孩子,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卻退步了大約20%。
德韋克一直懷疑,表揚對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這個實驗的結(jié)果,還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她解釋說:“鼓勵,即夸獎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反之,表揚,即夸獎孩子聰明,就等于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
在后面對孩子們的追蹤訪談中,德韋克發(fā)現(xiàn),那些認為天賦是成功關(guān)鍵的孩子,不自覺地看輕努力的重要性。這些孩子會這樣推理:我很聰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們甚至認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認自己不夠聰明。
 
德韋克的實驗重復了很多次。她發(fā)現(xiàn),無論孩子有怎樣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獎聰明后遭受挫折的失敗感。男孩女孩都一樣,尤其是好成績的女孩,遭受的打擊程度最大。甚至學齡前兒童也一樣,這樣的表揚都會害了他們。
鼓勵是指鼓勁而支持,表揚則是指對一件事或品行的顯揚、宣揚。
鼓勵通常是針對過程和態(tài)度的,“爸爸看到你這學期的努力,為你驕傲!”表揚通常是針對結(jié)果和成效的,“爸爸看到你成績提高,為你高興!”
 
所以,鼓勵比表揚更重要,更有價值。
 
V16
發(fā)表于2021-01-20 13:35:12
24#


鼓勵孩子什么?
 
鼓勵,是我們家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方法。愛因斯坦說: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就是鼓勵孩子去實際行動。
那么,我們鼓勵孩子什么呢?
我歸納一下,大概可以包括個方面:
1、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鼓勵孩子獨立。
3、鼓勵孩子參與。
4、鼓勵孩子養(yǎng)成幾種好習慣、好品質(zhì)。
5、鼓勵孩子探索。
6、鼓勵孩子大膽嘗試。
7、鼓勵孩子多思考。
8、鼓勵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9、鼓勵孩子愛學習。
10,鼓勵孩子多看書。
V16
發(fā)表于2021-01-21 19:23:20
25#

家長可鼓勵孩子的內(nèi)容很多很多。我們家長可以靈活對待,廣泛運用。
關(guān)鍵在于,我們家長要有鼓勵的意識和習慣,把鼓勵當作掛在口邊的慣用語,讓孩子時刻感受到你對他的關(guān)愛和支持,信任和期待。
得到鼓勵多的孩子,往往比較有進取心,對生活樂觀積極,對學習不會有畏懼之心,而是能夠努力鉆研,不斷進步。所以,他們不會在困難面前退縮,不會對學習消極應(yīng)付,而是永遠樂觀向上。
V16
發(fā)表于2021-01-23 10:24:38
26#


鼓勵孩子多提問,多思考!

提問,屬于思考范疇,也是創(chuàng)造力的體現(xiàn)。

猶太人為什么那么厲害?
大家知道,是因為猶太人特別重視教育。
但是,教育又從何做起呢?
猶太人的一個教育精髓就是:鼓勵孩子多提問。
每當孩子放學回家時,家長問孩子的,不是今天成績?nèi)绾,或者今天開心嗎。
而是:你今天又提問了多少?你提問什么好問題了嗎?
他們的課堂上,也是鼓勵孩子多思考,多辯論?梢苑Q之為辯論式課堂。

快速回帖 使用(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表情
新用戶注冊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