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6時起,寒潮藍色預警、大風黃色預警、暴雪黃色預警一刻沒停,杭州氣溫已達零下,開啟急凍模式。天氣一冷,各式取暖神器就登場了。
杭州的吳女士早上一覺醒來,發(fā)現身上莫名出現了大片紅斑甚至水泡,“明明前一天還好好的”。
圖源/@不吃番茄的番茄醬
“醫(yī)生,你幫我看看,我手上怎么突然起了個大泡”,吳女士憂心忡忡地來到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皮膚科副主任卜璋于一問發(fā)現,又是它惹的禍……
手上長水泡
以為是被毒蟲咬了結果……
“其實這樣的病人我們每年冬天都會碰到”,卜主任說,“前段時間杭州特別冷,大家都用上了電熱毯、暖手寶、熱水袋、小太陽等等取暖設備,但使用不當,極易發(fā)生如低溫燙傷、火激紅斑、乏脂性皮炎(又稱干燥性皮炎)等問題”。其中低溫燙傷,又是其中比較常見的一類。
據卜主任介紹,在冬季,由于取暖不當導致低溫燙傷的概率不低,但大多數市民很難第一時間將兩者聯系到一起,“大家可能會想是不是被毒蟲咬了,所以手上長了水泡,這就需要我們醫(yī)生主動去發(fā)現”。
卜主任在詢問吳女士后發(fā)現,她有晚上睡覺時在被窩里放一個電熱水袋的習慣,前幾天也是如此,“我基本上就能確定,她的低溫燙傷就是由電熱水袋引起的”。
“一般來說,持續(xù)接觸50℃以上的物品一段時間就有可能導致燙傷,60℃以上則接觸5分鐘就有可能燙傷,到了70℃則只需1、2分鐘”,卜主任說,“而電熱水袋、暖手寶等的溫度基本在50-60℃左右,晚上睡覺時,我們的神經功能、感知功能又會下降,一部分對痛覺感知不敏感的人,在感覺到疼痛的時候,其實已經燙傷了”。
而吳女士手上已經出現比較大的水泡,已經屬于二級燙傷的范疇。
圖源/@我是千頌伊
暖手寶惡評不少線上銷量破10萬
但線下還是電熱水袋的天下
隨著杭州入冬,特別是今天杭州市區(qū)還迎來了今年第一場雪,不少取暖設備熱銷。志玲翻看社交平臺發(fā)現,暖手寶、電熱水袋、暖寶寶、自發(fā)熱鞋墊等便攜式的取暖物品成了大家的日常選擇。
其中暖手寶因其可愛小巧的造型受到不少年輕女性的喜愛,在網購平臺,也能有10萬+的銷量。
它們價格不一,但都打著“65℃持續(xù)恒溫”、“55℃溫暖一整天”的標語。但在卜主任看來,這些標語上的溫度都會帶來低溫燙傷的風險,“一般我們認為,40℃左右是比較安全的取暖溫度”。
消費者實際的使用體驗如何呢?
小雨上個月在直播間花9.9元買了一個貓爪造型的暖手寶,“杭州開始降溫了,我騎著電動車上下班手冷,就買了一個,想著路上可以暖暖手”。但沒想到,這個暖手寶不僅雞肋,還差點把小雨燙傷了。
圖源/@下雨了
“我只開了最低一檔溫度,但很燙手,根本握不住”,小雨一手握著電動車把手,一手拿著暖手寶,被燙得直甩手,最后只能把暖手寶塞進衣服口袋,“結果充滿電的暖手寶一個小時就沒電了”。
圖源/@李七歲
其他消費者的反饋如出一轍,燙手、耗電快、發(fā)熱部位小,還有網友發(fā)現,沒用多久的暖手寶背面,直接鼓出了一個大包。而這類低價的暖手寶,大多也是三無產品。
價格高些的暖手寶,外部多由絨布或硅膠材質包裹,且均有安全認證和使用提醒。對應的消費者評價也更高。
大家在挑選取暖產品時,一定要注意其是否附有生產日期、質量合格證、生產廠家。
在線下,電熱水袋、暖寶寶則是各類便利店、超市、精品店銷售的主流取暖產品。暖寶寶的價格基本在10-20元左右,電熱水袋的價格則幾十到上百不等。
一家精品店的店員告訴志玲,電熱水袋最近是店里的熱門產品。這些造型可愛的電熱水袋多是IP合作產品,價格也相應較高,在90元左右,“很多女生會將其作為禮物送給朋友,又好看又實用”。
而在杭州東升服裝小商品市場,電熱水袋也被不少門店擺在入口處。“比起暖手寶,我們批發(fā)端還是電熱水袋賣得更好”,老板說,“每年冬天都能賣個十幾萬個”。在這里,電熱水袋的價格根據不同外形,價格在22-24元不等,“10個起批,要得越多價格越可以商量”。
自發(fā)熱鞋墊成新寵但評價依舊兩極分化志玲注意到,除暖手寶、電熱水袋、暖寶寶外,自發(fā)熱鞋墊也成了不少消費者的新寵,動輒銷量破10萬、破40萬。但評價依舊兩極分化。
尺碼齊全、長久發(fā)熱、使用方便,這都是吸引消費者的賣點,也是諸多好評中常出現的關鍵詞。
但也有網友反饋自熱鞋墊和暖手寶一樣,也是智商稅,“一會兒熱得燙腳,涼透了之后又變得邦邦硬,硌腳”,“品控不穩(wěn)定,有時候會鼓包,好擔心炸開”。
圖源/@小丸子要加油吖
更有網友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現,自熱鞋墊的腳掌部位被燙穿,鞋子也被燙出了兩個洞,鞋墊里的鐵粉露出來,還弄臟了鞋襪,“太嚇人了”。
圖源/@七斤荔枝
“電發(fā)熱的取暖產品,相較于傳統(tǒng)的取暖產品,加熱更方便,溫度持續(xù)性更強,更容易導致低溫燙傷,產生火激紅斑、干燥性皮炎等問題”,卜主任介紹道,“而像自熱鞋墊這類產品,一般缺少溫控系統(tǒng),很難保證穩(wěn)定的溫度,就容易出現溫度過高的情況,也是導致燙傷的誘因之一”。
作為醫(yī)生,卜主任并不反對使用電加熱類的取暖產品,只是在取暖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安全第一,一定要購買正規(guī)取暖產品。產品是否有質量合格證明、是否是正規(guī)廠家生產、是否過期等等,都是需要提前確認的。
2、電熱類產品要適度使用,注意控制使用溫度和時間。除了取暖產品外,我們也可以通過添衣、運動等方式使身體暖起來。如果是可以控制溫度的電熱產品,盡量開啟低檔位,控制使用時間。這樣可以極大降低受傷患病風險。
3、使用部分電熱產品時可以選擇預熱。像電熱毯,我們一般不建議在睡覺時是一直開啟,可以在上床睡覺前開啟,適當調高溫度。當感覺床上溫度足夠時,關閉電熱毯入睡。
4、給電熱產品“穿衣”可以有效降低低溫燙傷發(fā)生率。暖手寶、電熱水袋等產品,表面溫度可能會過高,給它們套上布套,使其不與皮膚產生直接接觸,可以提升隔熱效果和使用安全性。
5、低溫燙傷常見于小孩、老人、糖尿病患者、脈管炎患者等感覺神經不敏感的人群。對于這些人群,我們需要格外注意取暖產品的使用溫度和時長。
6、一旦出現燙傷癥狀,第一時間選擇降溫冰敷并及時就醫(yī)。由于低溫燙傷不易被發(fā)現,一旦被發(fā)現,基本已經出現燙傷癥狀,第一時間就醫(yī)是最好的選擇。
今冬你都買過什么好用的取暖產品?又踩過什么雷呢?歡迎到評論區(q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