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快報A05版刊出一張泛黃的彩色照片,三個小青年并肩而站,相似的發(fā)型,相似的西裝白襯衫、喇叭褲牛仔褲和皮鞋。
照片是1982年春天在西湖三潭印月拍的。照片里站在中間的男青年叫胡午寅,那年20歲,在杭州蔬菜公司清泰門批發(fā)部工作,當時還是單位團委書記,后來成為杭州火柴廠廠長。照片里另兩位朋友左邊是徐國龍,右邊是金越強,先后接任了單位的團支部書記。徐國龍聽說后來移居香港,金越強也失去了聯絡。只有當年的友誼和那段青春記憶,仍然珍藏在老相冊的這張老照片里。
胡午寅
照片見報當天上午,胡午寅的兒子接到了一個陌生來電,“我是你爸爸在報紙上找的老朋友金越強!”打電話的,正是當年老照片里右邊的年輕人。金越強有個朋友是快報讀者,在報紙上認出了他。
“一開始我打114查午寅的聯系方式,沒查到,后來終于找到了他兒子的電話。”金越強把胡午寅拉進了杭州蔬菜公司的老員工微信群。巧的是,有位群友正是老照片中左邊徐國龍的姐姐,當年也是蔬菜公司員工。
晚上九點半,胡午寅手機響了,電話那頭傳來一個陌生又熟悉的聲音:“午寅,我一直在找你啊……”
正是與胡午寅分別三十多年的徐國龍,現在人在香港。
“報道早上才見報,晚上就聯系到了,真沒想到會這么快。”胡午寅驚嘆。
三十多年沒聯系,兩個當年的好兄弟感慨得有些不知道說什么好。“那些往事啊,一件一件都拉回來了……”在胡午寅的記憶中,徐國龍仍是那個小他兩歲,活潑開朗的小兄弟。
1981年,高中畢業(yè)的徐國龍入職杭州蔬菜公司清泰門批發(fā)部,在種子經營部工作,跟胡午寅和金越強成了好兄弟。“我們三個性格愛好差不多,喜歡運動、旅游、做志愿活動,自然而然就親近了。”
當時胡午寅住單位宿舍,徐國龍經常家里不住,喜歡到胡午寅的宿舍“蹭住”。
“那個時候我是團支書,阿龍是副支書,我們可以說是形影不離,”說起那段同吃同住的青春歲月,胡午寅滿是笑意,“每天我們早上五六點就起床了,一起跑步打籃球早鍛煉,一起吃早飯,一起到單位義務勞動搞衛(wèi)生,然后再分開做自己的工作……”
后來,三個好兄弟的工作單位發(fā)生了變化,也陸續(xù)成家立業(yè),聯系就少了。
1988年,徐國龍因為岳父在香港定居的關系,也和妻子移居去了香港,三個好哥們從此失去了聯系,“他去香港的時候很低調,走之前也沒有特意聚,沒想到啊,這一別就是三十多年……”
徐國龍:
移居香港三十多年
常常想念筍干老鴨煲
好朋友分別后移居香港,徐國龍這些年有怎樣的人生經歷?我電話聯系了身在香港的徐國龍。
徐國龍
“我其實一直有在找午寅的,但是那個時候大家都還沒有電話,分開了就聯系不上了。”電話里徐國龍的語速慢慢的,帶著一點粵語腔,他說自己定期會回杭州探親,有時候一年幾次,有時候幾年一次,每次一回杭州,語言模式就會自動切換回‘杭州話’,“鄉(xiāng)音難改啊,每次回去,我都會問認識的老朋友‘你們有沒有午寅的消息。’但大家都說不清楚。”
移居香港后,徐國龍一直從事貿易工作,如今女兒也在香港成家立業(yè),一家人早已融入了香港這座城市。
徐國龍說,剛到香港那會兒覺得差別還是蠻大的,“交通啊,建筑啊,很多方面都是,不過現在都差不多了。”盡管早已習慣了香港的生活,但徐國龍還是時常想起杭幫菜,“比如說筍干老鴨煲啦……”
每當看電視的時候,里面的某個片段也總在不經意間勾起徐龍國的回憶。他記得那時候自己和胡午寅經常是“來了興致,說走就走”,有幾次剛下過雨,兩人便騎著自行車往西湖邊去,騎到孤山時停下,看“山外青山樓外樓”,賞“山色空蒙雨亦奇”。煙雨西湖的美景一直留在徐國龍記憶的底片中,即使多年后杭州早已不是當年的杭州,但“西湖的美,一直沒變”。
今年因為疫情影響,徐國龍說自己回杭州的時間還沒定,不過等回到杭州,他一定要好好和兩個老朋友聚一聚。大家可以跟年輕時的周末一樣,去西湖電影院看個電影,或是和1983年的中秋節(jié)一樣,買上一只吳山烤雞,帶上一桶十斤裝西湖啤酒,一起到平湖秋月賞月,喝個盡興而歸……
金越強:
我在老單位一直做到今天
金越強現在仍在原單位工作,見證了杭州蔬菜公司的歷史變遷。
金越強
金越強說,從1984年開始,杭州蔬菜公司也逐漸改變了原來的“統(tǒng)購包銷”制。
1993年,公司撤銷了清泰門批發(fā)部,原有場地承租給某服裝市場,清泰門批發(fā)部的員工進行分流,有些轉到公司其他批發(fā)部,有些留職停薪等。
2001年,杭州蔬菜公司進行了股份轉制,成為“杭州蔬菜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杭州九大市場全部搬到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公司成立了杭州蔬菜物流批發(fā)市場。
2017年,中國地利集團收購了杭州蔬菜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從國有企業(yè)轉為民營企業(yè),與杭州果品和杭州水產三家批發(fā)市場同屬地利集團旗下。
對金越強來說,那段青春歲月里最讓他難忘的,是1984年杭州那場前所未有的大雪。“那天,我們團支部所有年輕人都去單位義務鏟雪了。”金越強記得,單位里有個玻璃鋼瓦做的雨棚,因為大雪被壓得柱子彎了,兩個年輕員工自告奮勇爬到兩三米高的棚頂鏟雪,“剛在鏟呢,棚子就塌了!”金越強說,當時幸好那柱子是慢慢彎折的,兩個員工才沒受傷,“我們那時候的年輕人很熱心,臟活累活都搶著干,不計報酬,那次遇險下來后雖然有些后怕,也只喊了兩聲‘運氣的’就沒事了。”
現在回想起來,金越強覺得年輕時的快樂很單純,“工作崗位上每件事情都做到位,工作做好后大家一起搞活動就很開心,沒什么其他壓力或者想法。”
金越強說,2017年,他們這些當年杭州蔬菜公司清泰門批發(fā)部的老員工建了個群,取名為“杭州蔬菜公司清泰門快樂幫”,F在算上胡午寅,群里已經有了40個成員,他們打算繼續(xù)尋找其他的老同事,等差不多了就一起聚一聚。
前天和兩個老朋友線上相聚后,胡午寅在微信朋友圈這樣寫道:我們這代人,共同經歷了全民固定工、轉制合同工、民企老員工等身份轉換,唯一不變的是,大家都老了。歲月流逝,人世滄桑,但快樂永在。
via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