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掌,靈山大佛右手的復制件,它與靈山大佛右手形狀、大小完全一樣,以1:1的比例復制而成。手掌高達11.7米,相當于三層樓的高度,寬5.5 米,手指直徑就達1米,總重量達13噸,由此可見大佛的雄偉高大了。佛掌的印相為“施無畏印”,寓意驅除眾生痛苦,令眾生無畏無懼。 ——摘自《百度百科》
傳說中的如來神掌啊~摸摸佛手,增福添壽~
靈山有三處地方供信徒燒香,這里就是第一處。
百子戲彌勒,容天下難容之事,笑世間可笑之人~
在彌勒碩大的身體上,塑有整整一百個形態(tài)各異的小頑童,疊羅漢的,拔河的,拿小樹枝捅彌勒肚臍的,更有在彌勒身上撒尿的。大肚能容,說的大抵就是這個意思吧~
千年古剎祥符禪寺始建于唐貞觀年間,歷史上香火旺盛,高僧輩出,素有“山連鷲嶺,法繼慈恩”之譽。據(jù)傳說,唐代玄奘三藏法師曾游于此,因見寺后主峰與西天取經(jīng)的靈鷲山頗為相似,遂賜名為“小靈山”,杭惲將軍見玄奘法師如此喜歡這塊“風水寶地”,就出資在山腳下修建了“小靈山剎”,并由玄奘的大徒弟窺基出任第一任主持。——摘自《百度百科》
縮小版的靈山大佛~
坐亦禪,站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清,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到了北宋祥符年間,寺廟改名為“祥符禪寺”。然世事滄桑,祥符寺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毀于戰(zhàn)火。改革開放后,這一有著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的古剎才得以重建,香火日益興旺,成為太湖沿岸重要的佛教圣地。寺內現(xiàn)存的古井蓮池、銀杏梅樁等成為歷史文化的遺存和古剎千年風雨的見證,睹之使人頓生思古之幽情。——摘自靈山景區(qū)介紹
來時聽司機說,最恐怖的時候堵車能堵五公里...可見香火之旺,難怪門票越來越貴…
大雄寶殿前就是第二處敬香地點。
通往靈山大佛腳下的這道長長的階梯就是登云道,一共216級,共分七個平臺,從下往上看,只見臺階不見平臺,從上往下看,只見平臺不見臺階,寓意“救一生靈,勝造七級浮屠”。
登云道中間有七幅巨型石刻,組成了一副靈山史卷,記載著靈山從唐玄奘弟子窺基法師開寺弘法到靈山大佛開光的輝煌歷史。佛教中認為人生共有108種煩惱和108種愿望,登上216級臺階,寓意煩惱盡消、心愿圓滿。
上到登云古道頂端,進入佛教文化博物館,沿途靜靜參品,盡頭便有電梯直達佛腳。靈山大佛于1997年11月15日落成開光,高達88米、國內最大的青銅佛像。仰頭望去,不禁為之驚嘆啊,自然的博大和自身的渺小,歲月的長久和人生的短暫,在此刻的感覺特別明顯~
摸摸佛手有福氣,抱抱佛腳保平安~
站在這里可以遠眺靈山全景,下面這個平臺也就是最后一個敬香點了。
何期自性,本自清凈,或許這就是對于蓮的偏愛吧。
沿道下去,便入了涅槃堂。
涅槃:梵語的音譯,俗稱的“圓寂”也是這個意思。這是佛教全部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滅生死輪回后的境界。
涅槃堂主要描述了釋迦牟尼在印度拘尸那涅槃時的場景,佛陀涅槃后,追隨他的弟子及其各類眾生號泣悲傷,感慨佛陀離去過于迅速,哀嘆世界明燈的熄滅,狂風四起、天人擂鼓、百獸狂奔、群鳥哀鳴。
大約在2500年前,釋迦牟尼在婆娑世界里分別示現(xiàn)了:出生、成道、降魔以及涅槃。其中,在佛陀八十余載的生命歷程里,涅槃是其此期生命的終點。?涅槃堂里陳列的塑像,有長隨佛陀的十大弟子、僧俗信眾、帝王將相、護法天神等等,他們面對釋迦牟尼的涅槃,因各自悟道的境界而產(chǎn)生不同表現(xiàn),或悲慟難舍;或平靜坦然——這也正反映了生命界對涅槃的不同理解,而成就者的涅槃是超越了肉體的消亡,進入“常、樂、我、凈”的不生不滅之境,是原理煩惱、迷惑的徹底解脫世界,可以說,大涅槃是佛教的終極理想和歸宿。
《大唐西域記》中說:釋迦牟尼在拘尸那揭羅國收了最后一個弟子善賢之后,便“入寂滅樂,于雙樹間北首而臥”。人參悲戚,感嘆大覺世尊將寂滅,眾生福盡。釋迦牟尼便“右脅臥獅子床”安慰大家。這情景便是后來的臥佛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