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滬上各大家長群、朋友圈,都因一封“舉報信”而炸鍋,一時間眾人都聚集起來,對舉報信的內容各自站隊、吃瓜,事情鬧得沸沸揚揚。起因是學校月考所導致的分班,以及教育資源傾斜的結果——即使“雙減”已經(jīng)明確禁止學校設立重點班。在“雙減”之后,教育焦慮該如何是好?
“雙減”后的第一個學期,滬上家長們可是沒閑著,一開學就吃到了一顆“大瓜”——上海建平中學西校(簡稱“建西”)竟被一位本校家長舉報了!舉報信也被瘋狂傳播,引發(fā)了全體家長同仁的熱烈討論。
事件起因是,建西中學在開學后進行了一次“月考”,并根據(jù)考試成績選拔優(yōu)秀的學生,設立了“階梯班”。
對此,一位家長很不滿意,當即舉報。家長的訴求是:要求學校取消“月考”和“分班”,嚴格執(zhí)行國家“雙減”政策。(與此同時,他也說明了,“自家孩子成績不那么優(yōu)秀”。)
家長為娃爭取利益,天經(jīng)地義。但這封信可惹惱了不少建西中學其他的家長,尤其是即將面臨中考“分流”的高年級家長。
有一位高年級家長回懟舉報者:建西中學“階梯班”并沒有違反雙減政策,并痛斥舉報者是“糊涂家長”,回懟信的標題是《震驚憤怒以你為恥》。
一時間,這兩封唇槍舌戰(zhàn)、有來有往的“長信論戰(zhàn)”,立刻成了全上海家長關心的頭條新聞。
讓我們先看看這封舉報信的內容:
而回懟的家長則是這么說的:
事件發(fā)酵到網(wǎng)上以后,也迅速引發(fā)了網(wǎng)友們的關注,看看網(wǎng)友們的熱評,雖然觀點不同,但都包含著對子女無私滾燙的愛。
有支持舉報者,反對分班的:
有支持反駁者,支持分班的:
有提出靈魂發(fā)問的:
也有“人間清醒”的:
對于分班教學這件事,各位讀者怎么看?
我們都知道,“雙減”前,分班早不是什么新鮮事。
但隨著“雙減”政策明確提出,“不得以任何名義”設置實驗班、尖子班、優(yōu)等班等重點班以減輕教育壓力,建西學校的這波操作,才招致了第一位上海家長的舉報。
截圖來自@新華社
那么,站在“月考”和“分班”兩端,各舉“支持”和“反對”牌的家長們,大家究竟支持、反對的是什么呢?
01.
舉報的家長,反對的究竟是什么?
顯然,家長們無論反對還是支持“月考”、“分班”,本質上都還是擔心“教育內卷”。
他們擔心教育資源不公平,經(jīng)過月考和分班的篩選后,優(yōu)質教育資源會傾斜給那些成績優(yōu)秀的孩子們。
而如果成績不算優(yōu)秀的自家孩子,在預備班時就被分班、分層、分流,更別提后面的中考、高考了。
如果被分流到職校,連大學文憑都拿不到,靠什么在如今這個碩士競聘街道居委會、清北名校博士競聘中學老師的時代混?
那么屆時,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導致教育環(huán)境過度內卷、學歷貶值,孩子出社會將難以維系自身發(fā)展,這些家長們無時無刻不在擔憂的教育問題,也許將一一成真。
因此,這位舉報家長認為:
1、設立重點班、階梯班違反了《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情節(jié)嚴重時相應負責人員應被給予處分。
2、向部分“尖子生”優(yōu)先配置教學資源,打破了公平競爭的環(huán)境。
3、校長刷政績所導致的追求頂尖名校,及“自招”錄取率,才是“階梯班”及“超綱”教學的真正指向。
4、他舉報的是“月考”。(但在這里,“月考”恰巧和‘階梯班’有關聯(lián))
5、自身不正確做法可以糾正, 但以上行為損害了自家孩子的利益和公平,他必須發(fā)聲。
而對此,寫信回懟的家長則認為:“階梯班”不是“重點班”,根本不存在長期下去會”固化”班級的現(xiàn)象,反而正是符合雙減政策的分層教學。而舉報家長的言行屬于歪曲事實,并且煽動了不良情緒,為學校以及其余學生家長都帶來了負能量。
更何況,對正面對“中考分流”的高年級家長來說,不論之后的教育情景如何,此時此刻要中考的娃,還是苦學了多年之后要去參加中考的那個娃。眼看著就要上考場了,怎么能不分秒必爭,多讓娃學點“重點”?
所以說到底,其實兩邊家長,真是各有各的理。無論是舉報的家長還是回懟的家長,他們都只不過是站在各自的立場,最大程度想為自己的孩子爭取更有利的選擇、更平等的教育機會而已。
而這也是這場“吃瓜”之后真正引發(fā)家長們思考的問題:當教育改革無可避免,未來將有一半的孩子進入職業(yè)學校時,他們的出路在哪里?
分流、職業(yè)教育……到底應該怎樣做,才能避免更大的不公平?
02.
分流的德國、新加坡
教育系統(tǒng)“崩潰”了嗎?
分流、職高,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了“恐怖詞語”,每逢提及都要令人顫三顫,仿佛那是不可想象的扭曲之地。
但,分流真的這么不堪、不可取嗎?
我們不妨放眼看看兩個國家的教育制度:德國、新加坡。
眾所周知,工業(yè)革命后,德國一直是日益全球化的經(jīng)濟的先驅。作為歐洲最大經(jīng)濟體,高質量的產(chǎn)品、精湛的技術、細膩的做工,是讓德國的制造業(yè)享譽世界的原因之一。
德國的工業(yè)革命之所以能夠如此成功,得益于其在1619年埋下的種子“義務就學規(guī)定”:強制要求父母送六至十二歲的男女兒童入學。
隨著種子的不斷發(fā)芽,公益、標準、統(tǒng)一、效率成為了義務教育的基石,也為工業(yè)革命的爆發(fā)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也就是說,中國的義務教育,其實源于德國。
然而,本是同根生、同樣實施義務教育的中國,實現(xiàn)了從農(nóng)業(yè)轉為工業(yè)大國后,為什么教育與當今的德國卻如此不同?
答案,就是分流。
德國的小學只有4年,畢業(yè)后,學生就需要從3條學業(yè)道路中選一條了。
分流,從10歲開始:
1、為最聰明的孩子準備的文理中學(Gymnasium),畢業(yè)后進入綜合性大學(Universitt),成為社會棟梁之才
2、為普通白領和技術人員準備的實用?浦袑W(Realschule),畢業(yè)后可以進入應用科技大學(Fachhochschule)
3、為培養(yǎng)藍領的職業(yè)預科學校(Hauptschule),也就是我們的職高,畢業(yè)后進入職業(yè)技術學校(Berufsakademien)
下圖是德國教育系統(tǒng)的一個分支圖:
*Gesamtschule為綜合中學,只有部分地區(qū)提供,是前三種傳統(tǒng)學校類型的組合,靈活度高
**Forderschule為特殊中學,為殘障學生開設,不單獨介紹
如果讓我們選擇,肯定閉眼沖文理中學,畢業(yè)進入頂尖大學就讀。
然而在德國,讀文理中學的孩子只有28%,只有自認為牛娃的家庭才會選擇文理中學。絕大部分的普娃,40%的家庭,都選擇走實用?浦袑W的道路,讓娃當個中產(chǎn)階級。
剩下的30%的人就會進入“底層”的職高——職業(yè)預科學校,且心態(tài)賊穩(wěn)。
心甘情愿進職高,對中國家長來說,是不太能理解的,當個車間工人,會不會有點丟人?
在德國,根本不存在“丟人”的職業(yè),畢業(yè)后無論從事何樣的工作,都能受到差不多的薪資待遇和同等的尊敬。
最關鍵的是,德國的“職高”教育非常完善,能夠培養(yǎng)大批實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且極其專業(yè)的人才。這就要歸功于雙元制職業(yè)教育:學生在校期間,需要同時在企業(yè)里當學徒,而且還不是一般的企業(yè),有資格和職高合作的都是大企業(yè),學生邊讀邊干。
職高和企業(yè)合作的最大目的,就是為他們的崗位培養(yǎng)特定的技術人才。這樣一來,雙元制不僅保證了職高的絕對實用性,且能源源不斷地為各類職業(yè)輸送大批的精準人才,畢業(yè)后直接上崗,無縫連接。
在精準的分流體制下,每個人都能在社會上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教育資源不浪費,父母孩子不焦慮,社會不內卷。
我們隔壁的新加坡教育也是成熟的分流黨,比起德國有過之而無不及。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新加坡的教育制度表,長這個樣子:
知道的是在解釋教育分流,不知道的,還以為在走迷宮。
為了節(jié)省大家的腦細胞,我們簡單說一下:
第一次分流:小學3年級
全國3年級學生自愿報考天才教育計劃(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GEP),進入全國僅有的9所提供GEP課程的小學,一路名校加身,通過率1%。
第二次分流:小學6年級
沒有參加GEP考試的學生,全部參加6年級大考,根據(jù)成績分為四個班:
直通車計劃(5%):接受4年初中+2年初級學院教育,不用中考,直接高考進入大學。
快捷源流(50%):接受4年初中教育,接受中考。
普通源流(45%):靠前的接受普通學術課程,靠后的接受普通技術課程,同為4年,結束后參與中考。
Norhtlight學校:極少部分學生,提供技能培訓。
第三次分流:中考
快捷和普通源流(95%)的學生都要參加中考,而只有10%的人能夠考進為期2年的初級學院,接受高考,進入大學。其余進入理工學院(等于我國大專)或者教職學院(等于我國中專)。
第四次分流:高考
就算在初級學院上學,也不能保證一定能進大學,只有考得好才能進大學,考不好一樣進入理工學院(大專)。
圖片來自:誕視
新加坡教育層層遞進,多次分流,這么看下來能進入高中(初級學院)的娃只有15%,好不殘酷。相比之下德國的28%,中國的50%,簡直太幸福了!
然而,進不了大學的新加坡學生,和德國的學生一樣心態(tài)穩(wěn):因為新加坡的大專和中專做的太好了。
著名的南洋理工學院,2021QS世界大學排名上排名第13,無論是在國人心中還是全球都有極高的認可度和美譽,其實是新加坡的大專。
而新加坡最好的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也只比南洋理工學院排名高兩位,在11而已。這么看,能讀頂尖大專也是臉上絕對有光的事情!
再不擠,進不了大專,只能讀教職學院(中專),新加坡也設立了完善的證書認證體系,保障了技術工人的上升路徑和空間,只要能力強,誰都能往上走。
完善的制度,保證了各類人才的出路,內卷,似乎沒有太大必要了。
再說回上海的這封舉報信。
說到底,無論是舉報的家長還是回復的家長都“沒有錯”,話題的終章,還是要回到教育制度。當國家做好了充分的分流準備,各類職高、中專、大專水平能夠崛起,才是內卷的終結之日。
而國家,已經(jīng)在改革了。
03.
教育改革,需要讓子彈飛一會
說實話,自7月24號“雙減”文件落地以來,場內亂作一團:
以新東方為首的上市公司集體跳水、大大小小補習機構連夜倒閉、退款難,素質教育熱潮緊跟,興趣班被刷爆——關于補習班,有人歡喜有人憂;
開學后,由于政策的原因,無數(shù)雙眼睛緊盯學校和老師,稍有違反“雙減”的苗頭,就容易遭殃,此次家長舉報學校事件,就是一個絕好的例子。
陣腳亂了,未來出路不明確,只能努力抓住所有看起來像救命草的機會,不得不說,所有的家長和娃都辛苦了。
這些焦慮,國家都看在眼里,并且已經(jīng)開始一系列的改革。
就在昨天,國務院公布了《關于推動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意見》,明確指出在2025年基本建成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體系,在2035年形成技能型社會,職業(yè)教育水平進入世界前列。
而這只是進一步加強職業(yè)教育在我國的發(fā)展速度。早在2019年2月,國務院就公布了《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了7大項、多達20條的條例,簡稱《通知》。
這項《通知》是未來5-10年,我國對職業(yè)教育的全方位重塑:
完善國家職業(yè)教育制度體系
構建職業(yè)教育國家標準
促進產(chǎn)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
建設多元辦學格局
完善技術技能人才保障政策
加強職業(yè)教育辦學質量督導評價
做好改革組織實施工作
其中,有幾個值得我們重點關注的信息。
首先,就是企業(yè)和學校聯(lián)手辦學,建設300個融合實訓基地。通過學徒制,共同制定人才培養(yǎng)方案,加強學生的實習經(jīng)驗。同時,職業(yè)院校的授課和實習時間各占一半,和德國的雙元制職業(yè)教育,是不是如出一轍?
其次,是全方位提升人才的待遇和地位,彌補目前生產(chǎn)一線崗位和緊缺急需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讓他們和普高畢業(yè)生享受同等的待遇。待遇和地位提升了,職業(yè)教育的含金量、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自然也就更加明朗、吸引人。
再有,就是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一種新型證書,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作為技能熟練度和掌握度的官方證明,在校生可以自主選擇參加職業(yè)技能等級證書培訓與考核。這個制度,和新加坡的證書認證體系十分類似。
對于全面提高職業(yè)教育的呼聲,國家其實早就開始埋線了,但我們也需要知道,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類型的改革都需要多方的合作和長期的打磨。況且,教育是一個國家的核心支柱,急于求成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新加坡在1980年經(jīng)濟騰飛后,才開始專注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花了十幾年才建立起了一個比較完善的教育分流系統(tǒng)。
德國的教育則是在二戰(zhàn)后的60年代才逐漸出現(xiàn)當今分流教育的雛形,90年兩德統(tǒng)一后,制度才更加完善。
我們相信“中國速度”,但同時也要給予時間,讓子彈飛一會兒。